山居乐
山居乐原文
鸾鹤每于松下见,笙歌常向坐中闻。
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山居乐拼音版
luán hè měi yú sōng xià jiàn ,shēng gē cháng xiàng zuò zhōng wén 。鸾鹤每于松下见,笙歌常向坐中闻。
shǒu chí shí jiē lóng tóu zhàng ,bú zhǐ xū kōng jí zhǐ yún 。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山居乐作者施肩吾简介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山居乐原文及翻译赏析
【龙头杖】饰有龙头的拐杖。唐施肩吾《山居乐》诗:“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元史·石天麟传》:“天麟年七十餘,帝以所御金龙头杖赐之。”
在中国古典词中,咏月诗不可胜计,咏月词也多得不可胜数 。但是 ,真正能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却并不很多,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 。 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曾写过一篇《天问》,全篇是对天质问,一连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辛弃疾使用《天问 》体,而创作的这首《木兰花慢… 查看详情
- 26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