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漂摇卧弋阳,因思太白夜淋浪

山木漂摇卧弋阳,因思太白夜淋浪

诗句读音
山木漂摇卧弋阳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shān mùpiāo yáowòyìyáng
因思太白夜淋浪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īn1|1tàibái yèlín làng

山木漂摇卧弋阳,因思太白夜淋浪释义

【山木】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南朝宋谢灵运《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唐白居易《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2.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赵王既虏,迁於房陵。”李善注引《淮南子》:“赵王迁流房陵,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清钱谦益《<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漂摇】。《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宋陆游《急雨》诗:“漂摇争闔户,壅溢共疏沟。”清刘大櫆《<焚书>辨》:“今夫富民遗其子孙以室庐,至其后之不肖……又取其瓦甓以去,而遗其梁栋。风雨之所漂摇,虫蚁之所剥蚀,其邻里之居民,因窃取以为薪。”2.随波浮动。宋文天祥《苏州洋》诗:“一叶漂摇扬子江,白云尽处是苏洋。”《红旗歌谣·一盏红灯照洪湖》:“小船漂摇湖中荡,赤卫队员意志强。”3.漂泊;羁旅。宋叶适《史进翁墓志铭》:“宗伯不以我为材,意者失仕乎!尚漂摇旅寄何益!”宋范成大《东山渡湖》诗:“吾生盖头乏片

【卧】《唐韻》吾賀切《集韻》《韻會》吾貨切《正韻》五箇切,音餓。《說文》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臣事君俯僂也。《長箋》因休義借寐也。《廣韻》寢也。《釋名》化也,精氣變化,不與覺時同也。《禮·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又《韻會》寢室曰臥。《後漢·宦者傳論》乃以張卿爲大謁者,出入臥內。又息也。《管子·白心篇》臥名利者寫生危。《註》息其名利之心,則無危生之累也。

【弋】《唐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翊。《玉篇》繳射也。《韻會》弋,繳射飛鳥也。《周禮·夏官·司弓矢》矰矢,茀矢用諸弋射。《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庾之屬,利射侯與弋。《詩·鄭風》弋鳧與鴈。《疏》弋謂以繩繫矢而射也。《列子·湯問篇》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纖繳,乗風振之,連雙鶬於靑雲之際。《註》蒲且子,古善弋射者。又左弋,官名。《前漢·百官表》少府屬有左弋。太初元年,更名爲佽飛,掌弋射。又《韻會》弋,取也。《書·多士》非我小國,敢弋殷命。《註》弋,取也。《疏》弋,射也。射而取之,故弋爲

【阳】與陽同。見《字彙補》字註。(陽)〔古文〕《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羊。《玉篇》營天功,明萬物謂之陽。《說文》高明也。又日也。《詩·小雅》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傳》陽,日也。《左傳·文四年》天子當陽。《禮·祭義》殷人祭其陽。《註》陽謂日中時也。《孟子》秋陽以暴之。又《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註》積陽爲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又《玉篇》雙也。又月建。《爾雅·釋天》十月爲陽。《詩·小雅》歲亦陽止。又《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又五月

【因】〔古文〕《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姻。《說文》从囗大。會意。《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又仍也,襲也。《論語》殷因於夏禮。《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註》析而又析也。《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又依也。《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又托也。《孟子》時子因子而以告孟子。又由也。《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又緣也。《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

【思】〔古文〕恖《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又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又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又《魯頌》思樂泮水。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又悲也。《詩·小雅》思泣

【太】《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白夜】月光如昼的夜。唐杜甫《夜》诗:“白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唐孟郊《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诗:“秋月吐白夜,凉风韵清源。”2.指49度以上的高纬度地区,因地轴偏斜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有时黄昏还未过去就呈现黎明的现象。陆文夫《一路平安》三:“好像是天将破晓,而且有一种白夜的幻迷。”典

【淋浪】不止貌。晋陶潜《感士不遇赋》:“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宋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况当三伏深,霑汗尤淋浪。”明沉璟《义侠记·挂罗》:“这一条血路广,染衣衫犹自淋浪。”清查慎行《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赠之》诗:“急雨淋浪茅店外,乱山高下马蹄前。”柳亚子《放歌》:“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2.沾湿貌。宋王安石《和王司封会同年》:“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萧颯天涯鬢,淋浪醉后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宽譬哀情,而衿袖淋浪,痛不可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