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乱朝暮,谷响答钟磬

山气乱朝暮,谷响答钟磬

诗句读音
山气乱朝暮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shān qìluànzhāo mù
谷响答钟磬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3xiǎng2|1zhōng qìng

山气乱朝暮,谷响答钟磬释义

【山气】1.山中的云雾之气。汉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唐高宗《九月九日》诗:“野浄山气歛,林疏风露长。”金元好问《僧寺阻雨》诗:“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曹禺《北京人》第三幕:“石牌楼后面的夕阳在西方一抹淡紫的山气中隐没下去。”2.山中气候;山中空气。明袁宗道《夏日小斋杂兴》诗之三:“最怜山气爽,徙榻傍窗纱。”郭沫若《游里加湖》:“傍晚在湖边林际散步,山气肃穆,沁人心脾。”

【乱】《正字通》俗亂字。(亂)〔古文〕《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又《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又兵寇也。又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

【朝暮】1.亦作“朝莫”。早晚。《周礼·春官·世妇》:“大丧,比外内命妇之朝莫哭不敬者,而苛罚之。”唐韦应物《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水浒传》第三三回:“花荣夫妻几口儿,朝暮精精致致供茶献酒供食,伏侍宋江。”清方文《石桥怀与治》诗:“春秋多晏閒,朝暮承音旨。”2.不久。《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独有极言待死,命在朝暮而已。”《汉书·杨恽传》:“太僕定有死罪数事,朝暮人也。”颜师古注:“言不久活也。”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混一车书,势在朝暮。”3.时时。《孟子·公孙丑下》:“

【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祿切,音穀。《說文》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見,出於口。《韻會》兩山閒流水之道也。《爾雅·釋水》水注谿曰谷。《疏》謂山谷中水註入谿也。《易·井卦》井谷射鮒。《註》谿谷出水,從上注下。《公羊傳·僖三年》桓公曰:無障谷。《註》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禮·祭法》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老子·道德經》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又谷水。《管子·度地篇》山之溝一有水一無水者,命曰谷水。又暘谷,日所出處。昧谷。日所入處。《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分命和仲宅西,曰

【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享。《說文》聲也。从音鄕聲。《註》徐鍇曰:聲之外曰響。響猶怳也,怳怳然浮也。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玉篇》應聲也。《書·大禹謨》惟影響。又方響,樂器。《杜陽雜編》太和九年,宮人沈阿翹進白玉方響。 《集韻》或作。《韻會》又作鄕。通作嚮饗。

【答】〔古文〕畣畗《廣韻》都合切《集韻》《韻會》《正韻》得合切,音溚。《篇海》竹也。又當也,報也,合也。《禮·儒行》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註》答之,謂應用其言也。又《前漢·貨殖傳》答布、皮革千石。《註》答布,麤厚之布也。答者,厚重之貌。又水名。《水經注》婁之山,波水出于其隂,謂之百答水。又答祿,複姓。明答祿奕權,官翰林典籍,預修洪武《正韻》。又《爾雅·釋言》答,然也。 《廣韻》亦作荅。

【钟磬】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周礼·春官·小胥》:“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郑玄注:“钟磬者,编县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晋张华《博物志》卷四:“汉末丧乱,絶无金石之乐。魏武帝至汉中,得杜夔旧法,始復设轩悬钟磬。”宋蔡梦弼《草堂诗话》卷一:“郭受寄杜云:‘春兴不知凡几首。’杜答云:‘药裹关心诗总废。’皆如钟磬在簴,扣之则应。”2.佛教法器。金王庭筠《超化寺》诗:“隔竹微闻钟磬音,墻头脩緑冷阴阴。”3.指钟、磬之声。金赵亮功《甘露寺》诗:“别后闻钟磬,山阴空夕阳。”1.钟和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