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禽欺稚子,夜犬吠渔人

山禽欺稚子,夜犬吠渔人

诗句读音
山禽欺稚子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shān qínqīzhì zǐ
夜犬吠渔人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èquǎn fèiyú rén

山禽欺稚子,夜犬吠渔人释义

【山禽】山中之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分襄阳郡之鄀叶县属义阳县”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树松竹杂木善草於其上,捕山禽杂兽置其中。”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阁寺》诗:“秋窗被旅葛,夏户响山禽。”唐杜甫《解闷》诗:“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友得钱留白鱼。”

【欺】《唐韻》去其切《集韻》《韻會》丘其切,音僛。《說文》詐欺也。《新書·道術篇》仁義修立謂之任,反任爲欺。《論語》吾誰欺。《史記·循吏傳》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又自昧其心曰欺。《大學》毋自欺也。《蘇洵曰》書有以加乎其言,言有以加乎其心,聖人以爲自欺。《呂祖謙論鄭莊公殺叔段曰》將欲欺人,必先欺心。又欺,也。《揚子·方言》晉、魏、河內之北謂曰殘,楚謂之貪,南楚江、湘之閒謂之欺。《郭註》言欺難厭也。今關西人呼打爲,音廩,或洛感反。又詆欺,漢法名。漢有誹謗詆欺法,至哀帝始除之

【稚子】子”。亦作“稺子”。1.幼子;小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絶秦欢!’怀王卒行。”唐寒山《诗》之二四八:“余劝诸稚子,急离火宅中。三车在门外,载你免飘蓬。”杜牧《朱坡》诗“小莲娃欲语,幽笋穉相携”冯集梧注引宋姚宽《西溪丛语》:“杜牧之诗云‘小莲娃欲语,幽笋穉相携’,言笋如穉子,与杜甫‘竹根穉子无人见’同意。”按,杜诗“竹根穉子”指笋。元杨载《春晚喜晴》诗:“歌呼从穉子,谈笑或嘉宾。”2.指胄子;贵族后代。《史记·五帝本纪》:“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稺子。’”裴駰集解引郑玄曰

【夜】〔古文〕《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又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又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又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又子夜,晉曲名。《樂府·解

【犬吠】狗叫。喻小的惊扰。唐杜牧《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一军无主,仅一月日,曾无犬吠,况於他谋。”参见“犬吠之警”。

【渔人】业的人。《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唐司空曙《下武昌江行望涔阳》诗:“渔人共留滞,水鸟自喧翔。”《水浒传》第一一三回:“四个渔人,都扶他至屋内请坐。”2.古掌渔之官。《淮南子·时则训》:“乃命渔人伐蛟,取鼉,登龟,取黿。”高诱注:“渔人,掌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