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诗句读音
山头出飞瀑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shān tóuchūfēi pù
落落鸣寒玉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luò luòmínghán yù

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释义

【山头】1.山的上部;山顶。《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黄鬚儿竟大奇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在汉中,而刘备栖於山头,使刘封下挑战。”宋陈与义《岸帻》诗:“岸幘立清晓,山头生薄阴。”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2.旧时绿林好汉所据的山中营寨。《水浒传》第三五回:“江湖上听得説对影山有个使戟的佔住了山头,打家劫舍,因此一径来比并戟法。”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匪参谋长:嗨!好样儿的!是哪个山头的?到这儿干什么来了?”3.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集团。《人民日报》19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

【飞瀑】布。因其势飞流而下,故称。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眼琴緑阴,上有飞瀑。”清林则徐《即目》诗:“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刘大白《丁宁(二)》诗:“这是你心里的飞瀑,琤琤瑽瑽的不滴的泉声。”汉

【落落】1.犹磊落。常用以形容人的气质、襟怀。《三国志·蜀志·彭羕传》:“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讜落落之誉。”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明李东阳《明故奉政大夫乔君墓志铭》:“稍长,落落有大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献县史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黄葆桢《赠徐公孟》诗:“落落徐公孟,青年多苦吟。”参见“磊落”。2.形容孤高,与人难合。宋李纲《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志广材疎,自笑落落而难合。”清周亮工《<托素斋诗>序》:“媿曾復落落不肯苟同於俗,

【鸣】《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說文》鳥聲也。《玉篇》聲相命也,嘷也。《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又獸亦曰鳴。《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又《增韻》凡出聲皆曰鳴。《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又鳥名。《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音義》馬云:鳴鳥,謂鳳凰也。又姓。出《姓苑》。又《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鳥相呼也。《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註》鳴,

【寒玉】1.玉石。玉质清凉,故称。唐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诗:“藤牀铺晚雪,角枕截寒玉。”2.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水、月、竹等。唐李群玉《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唐李贺《江南弄》诗:“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宋吕渭老《念奴娇·赠希文宠姬》词:“暮云收尽,霽霞明高拥一轮寒玉。”唐雍陶《韦处士郊居》诗:“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3.比喻容貌清俊。前蜀贯休《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诗:“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