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旦旦寻斤斧,拥肿全生计未疏
诗句 | 读音 |
---|---|
山头旦旦寻斤斧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hān tóudàn dànxúnjīn fǔ |
拥肿全生计未疏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九魚 拼音: yōng zhǒngquánshēng jìwèishū |
山头旦旦寻斤斧,拥肿全生计未疏释义
【山头】1.山的上部;山顶。《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黄鬚儿竟大奇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在汉中,而刘备栖於山头,使刘封下挑战。”宋陈与义《岸帻》诗:“岸幘立清晓,山头生薄阴。”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2.旧时绿林好汉所据的山中营寨。《水浒传》第三五回:“江湖上听得説对影山有个使戟的佔住了山头,打家劫舍,因此一径来比并戟法。”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匪参谋长:嗨!好样儿的!是哪个山头的?到这儿干什么来了?”3.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集团。《人民日报》19
【旦旦】1.天天。《孟子·告子上》:“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宋叶适《安人张氏墓志铭》:“夫人则旦旦洗面束髮衿绅之,趣使向学。”清龚自珍《题鹭律上人书册》诗:“香花旦旦愿供养,诗讚侑之师其听。”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虽然,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旦旦而聒之也。”2.诚恳。《旧唐书·李密传》:“黄河带地,明余旦旦之言;皎日丽天,知我勤勤之意。”李大钊《青春》:“然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齦齦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3.称盟誓为“旦旦”。《北史·孙搴传》:“搴要其为誓,
【斤斧】1.斧头。《管子·乘马》:“其木可以为棺,可以为车,斤斧得入焉。”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凡木结根於灵山,而匠石为之寝斤斧。”宋苏轼《筑高丽亭馆一绝》:“簷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餘。”郭沫若《洪水时代》诗:“夏禹,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2.指兵器。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宣宗索赵嘏诗,其卷首有《题秦皇诗》,其略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3.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又窥诸公所赋,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并自写上呈,所谓将
【拥肿】1.臃肿。隆起,不平直。《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唐李白《咏山樽》之二:“拥肿寒山木,嵌空成酒樽。”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2.臃肿。引申为无所可用或无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夏侯玄以才望被戮,无支离拥肿之鉴也。”唐高适《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诗:“不才羞拥肿,干禄谢侏儒。”宋秦观《<逆旅集>序》:“僕野人也。拥肿是师,懈怠是习,仰不知雅言之可爱。”3
【生计】1.产生计策。《鬼谷子·谋篇》:“事生谋,谋生计。”《晋书·杜预传》:“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晧怖而生计。”2.赖以度生的产业或职业。亦指维持生活的办法。《陈书·姚察传》:“﹝察﹞清洁自处,貲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唐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诗:“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花月痕》第一回:“小子奉母避灾太原,苦无生计。”《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由于生活的逼迫,他不得不到处找门路、谋生计。”3.资财;生活用度。《太平广记》卷二三引唐戴孚《广异记·张李二公》:“张曰: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疏】《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音梳。《說文》通也。本作。今作疏。《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註》越,瑟底孔也。畫疏之,使聲遲也。《疏》疏,通也。使兩頭孔相連而通,孔小則聲急,孔大則聲遲。《經解》疏通知遠。又遠也。《詩·大雅》予曰有疏附。《傳》率下親上曰疏附。《箋》疏附,使疏者親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又麤也。《詩·大雅》彼疏斯粺。《箋》疏,麤也。謂糲米也。《禮·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註》飧者,美主人之食也。疏之言麤也。又《郊特牲》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又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