芟夷逾旧迹,神圣掩前王

芟夷逾旧迹,神圣掩前王

诗句读音
芟夷逾旧迹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shān yíyújiù jì
神圣掩前王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shén shèngqiánwáng|wàng

芟夷逾旧迹,神圣掩前王释义

【芟夷】;刈除。《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晋葛洪《抱朴子·名实》:“芳蕙芟夷,臭鲍佩御。”唐杜甫《除草》诗:“芟夷不可闕,疾恶信如讎。”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我在这里虽然开不出甚么美的好花来,但如路旁的杂草那样,总可以迸发几株罢?遇着别有会心的周茂叔,他是不会芟夷它的呢。”2.裁减;删削。《<尚书>序》:“芟夷烦乱,翦截浮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桓宣武与郗超议芟夷朝臣。条牒既定,其夜同宿。”宋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芟夷史籍

【逾】〔古文〕《唐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俞。《玉篇》越也,遠也,進也。《書·禹貢》逾于洛。又《秦誓》日月逾邁。 《正韻》或作踰、隃。

【旧迹】亦作“旧跡”。亦作“旧蹟”。1.陈迹;遗迹。《后汉书·隗嚣传》:“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收西河、上郡,东收三辅之地,案秦旧迹,表里河山。”唐杜甫《越王楼歌》:“君王旧跡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红楼梦》第三四回:“彩綫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2.引申为前人的规矩。明刘若愚《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胸藏旧蹟,目无成法。”3.前人的或旧时的墨迹(指书画)。宋王谠《唐语林·识鉴》:“阎立本善画,至荆州视张僧繇旧跡。”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世之摹字者,多为笔势牵制,失其旧跡。须当横摹之,汎然不问

【神圣】1.形容崇高、尊贵,庄严而不可亵渎。《庄子·天道》:“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至于灵王,生而有頿。王甚神圣,无恶於诸侯。”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唐中兴之君。”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中国人民应当加倍努力,为完成自己的神圣任务而奋斗。”2.帝王的尊称。《文选·扬雄<羽猎赋>》:“丽哉神圣,处於玄宫。”李善注引《礼记·月令》:“季冬,天子居玄堂右。”吕向注:“神圣,谓成帝也。”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靖本邦》:“守臣不任,勩于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