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灯时候是也,楚津留野艇,曾趁芳友
诗句 | 读音 |
---|---|
曾趁芳友 | 平仄:平 仄 平 仄 韵脚:上四十四有 拼音: zēng|céngchènfāngyǒu |
楚津留野艇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chǔjīnliúyě tǐng |
烧灯时候是也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上三十五馬 拼音: shāodēngshí hòushìyě |
烧灯时候是也,楚津留野艇,曾趁芳友释义
【曾】《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音層。《說文》詞之舒也。从八从曰聲。《九經字樣》曾从。,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氣之分散也。經典相承,隷省作曾。《詩·大雅》曾莫惠我師。《論語》曾是以爲孝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是。又《廣韻》經也。《增韻》嘗也。《韻會》乃也,則也。又與層通。《後漢·張衡傳》登閬風之曾城兮。《文選》作層城。又《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音增。《書·武成》惟有道曾孫周王發。《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爲曾祖,孫之子爲曾孫。《註》曾,猶重也。又《左傳·襄十八年》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
【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丑刃切,音疢。《說文》也。《註》徐曰:自後及之也。《廣韻》逐也。俗作趂。《集韻》或作。又《廣韻》直珍切《集韻》池鄰切,音。越履也。《玉篇》躁也。或作跈。又《廣韻》《集韻》尼展切,音蹍。踐也。亦作碾。又《集韻》《類篇》知鄰切,音珍。趁,行不進貌。又《集韻》止忍切,音軫。《類篇》走謂之趁。又《集韻》乃殄切,音撚。與蹨同。《類篇》蹈也。
【芳】《唐韻》《集韻》《正韻》敷方切,音妨。《說文》香草也。《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註》杜蘅、芳芷,皆香草名。又《玉篇》芬芳,香氣貌。《司馬相如·美人賦》芳香芬烈。又《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臭也。《晉書·元帝紀》文景垂仁,傳芳于南頓。又《韻會》州名。地多芳草,置在常芳縣。又姓。《通志·氏族略》《風俗通》云: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 《韻學集成》作芳。芳字从屮作屮下方。漢典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註》芳,德之貌也。〕 謹照原文貌改臭。 考證:〔《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
【楚】〔古文〕《唐韻》《正韻》創舉切《集韻》創阻切,粗上聲。或作。《說文》叢木也。一曰荆。《詩·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註》楚楚,茨棘貌。又《詩·召南》翹翹錯薪,言刈其楚。《疏》荆屬。薪雖皆高,楚尤翹翹而高也。又《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楚,荆也。扑撻犯禮者。又萇楚,草名。羊桃也。《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又楚楚,鮮明貌。《詩·檜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又辛楚,痛也,別作憷。《陸機·與弟士衡詩》慷慨含辛楚。又國名。《書·禹貢》荆州之域,周熊繹始封。又三楚,地名。《史記·貨殖傳》淮北郡、汝南
【津】〔古文〕《唐韻》將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資辛切,音蓁。《說文》渡也。《書·泰誓》大會于孟津。《正義》孟是地名,津是渡處。又潤也。《周禮·地官》辨五地之物生,二曰川澤,其民黑而津。又星次名。《爾雅·釋天》析木謂之津。又星名。《甘氏星經》天津九,星在虛北河中,主津瀆,津梁。又河津。《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魚不能上,上則爲龍。又楚地名。《左傳·莊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大敗于津。又觀津,縣名。《輿地廣記》本趙地,漢爲縣,屬信都郡。又濟渡後學之意。《劉勰·新論·崇學篇》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學
【野艇】船。唐张志和《渔父》诗:“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宋梅尧臣《小村》诗:“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清陈大章《戊子生日书怀》诗之二:“野艇笼烟催放鹤,断槎欹石坐垂纶。”参见“野船”。典
【烧】《唐韻》式昭切《集韻》《韻會》《正韻》尸招切,音。《說文》也。《玉篇》燔也。《禮·月令》仲夏毋燒灰。《戰國策》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又燒當,羌名。《後漢·西羌傳》至硏十三世孫燒當立。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失照切,音少。《廣韻》放火。《韻會》野火曰燒。
【灯】《集韻》當經切,音丁。《玉篇》火也。《類篇》烈火也。《字彙》《正字通》云俗燈字。◎按玉篇,集韻,類篇,灯燈分載,音切各異,强合爲一,非。(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騰切,音登。《玉篇》燈火也。《春明退朝錄》上元然燈,自昏至畫。《西京雜記》元夕然九華燈于南山上,照見百里。《又》咸陽宮有靑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然鱗甲皆動,炳若列星。又釋書以燈喻法,有傳燈錄。《杜甫詩》傳燈無白日。又《正字通》金燈草,一名山慈姑,醫方取此合爲丸,名玉樞丹,詳本草綱目。又叶都郞切,音當。《魏·敷鯨魚
【时候】季节;节候。《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汉何休注:“凡婚礼皆用雁,取其知时候。”唐赵璘《因话录·宫》:“九月衣衫,二月衣袍,与时候不相称。”明宋濂《禄命辨》:“吾闻黄帝探五行之精……所以定岁月,推时候,以示民用也。”2.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他﹞不够吃一杯茶时候,便看完一部(书)。”曹禺《日出》第三幕:“我们待的时候不少了。”3.时间里的某一点。《朱子语类》卷七六:“到这时候,合当如此变。”清东轩主人《述异记·看灯遇仙》:“俄止一深山,尚似二鼓时候。”赵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也】〔古文〕《唐韻》羊者切《集韻》《正韻》以者切,音野。語已辭。《說文徐註》語之餘也。凡言也,則氣出口下而盡。《玉篇》所以窮上成文也。《廣韻》語助之終。柳宗元曰:決辭也。又發語辭。《岑參詩》也知鄕信曰應疎。又姓。明也伯先。又《劉攽曰》詞人多以也字作夜音讀。《杜甫詩》靑袍也自公,是也。又《正韻》養里切,同迤。又《六書正譌》古文匜字。註詳匚部三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