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觉私意尽,行看蓬鬓衰
诗句 | 读音 |
---|---|
行看蓬鬓衰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五支 拼音: xíng kànpéng bìnshuāi|cuī |
稍觉私意尽 | 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拼音: shāo|shàojué|jiàosī yìjìn|jǐn |
稍觉私意尽,行看蓬鬓衰释义
【行看】。唐韩愈《郴州祈雨》诗:“行看五马入,萧颯已随轩。”明高明《琵琶记·才俊登程》:“行看取,朝紫宸,凤池鰲禁听丝纶。”取,得。助词。2.复看,又看。唐贾岛《送去华法师》诗:“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蓬鬓】鬓发蓬乱。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三:“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鬢衰颜不復粧。”唐卢纶《逢病军人》诗:“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宁调元《武昌狱中书感》诗:“岂独桑田能变海,似怜蓬鬢已添霜。”
【衰】〔古文〕《唐韻》所危切《集韻》雙隹切,音。小也,減也,殺也。《類篇》浸微也。《韻會》弱也,耗也。又《集韻》初危切,音夂。《玉篇》等衰也。《齊語》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又《集韻》倉回切,音崔。《類篇》同縗,喪服也。《禮·喪服小記》斬衰括髮以麻,齊衰惡筓以終喪。又邑名。《晉語》公子濟河,召令狐臼,衰、桑、泉皆降。《註》三者皆晉邑。又《集韻》蓑本字。《說文》艸雨衣。秦謂之萆。《詩·小雅》何衰何笠。《石經》作蓑。又《韻補》所類切,音帨。《東方朔·七諫》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疲牛而驂驥。年滔滔而日遠兮,壽冉冉而愈衰。
【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所敎切,音哨。《說文》出物有漸也。《儀禮·聘禮》惟稍受之。《註》稍,廩食也。《疏》以其稍稍給之,故謂米廩爲稍。又《廣韻》均也,小也。《周禮·天官·小宰》凡王之稍事。《註》鄭司農云:非日中大舉時而閒食,謂之稍事。一說有小事而飮酒。又《韻會》漸也。《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又《周禮·地官·稍人註》距王城三百里曰稍。《疏》案載師家邑任稍地,在三百里內,故云。又《集韻》《韻會》山巧切,音梢。亦漸也。又《集韻》師交切,音筲。稅也。
【觉】〔古文〕覐《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角。《說文》寤也。《廣韻》曉也。《書·說命》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公羊傳·昭三十一年》叔術覺焉。《註》覺,悟也。《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大夢也。《白虎通》學之爲言覺也,悟所不知也。又發也。《前漢·高帝紀求賢詔》有而勿言覺免。《註》發覺者,免其官。又明也。《左傳·文四年》以覺報宴。《註》以明報功宴樂。又大也,直也。《詩·小雅》有覺其楹。《傳》有覺,言高大也。《箋》直也。《左傳·襄二十一年》夫子覺者也。《註》較然正直。又《釋名》告也。一
【私意】心。《管子·明法解》:“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姦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自昔大臣以私意害人,此其小小者耳。”《红楼梦》第七三回:“迎春听了这媳妇发邢夫人之私意,忙止道:‘罢,罢!不能拿了金凤来,你不必拉三扯四的乱嚷。’”鲁迅《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倘是一种所谓‘为艺术的艺术’的作品,合于自己的私意的,他就选登一篇赞成这种主义的批评,或读后感,捧着它上天。”2.自度,自忖。《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篤,私意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