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三百年,继踵山谷黄

少陵三百年,继踵山谷黄

诗句读音
继踵山谷黄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jìzhǒngshān gǔhuáng
少陵三百年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shǎo língsānbǎi nián

少陵三百年,继踵山谷黄释义

【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詣切,音計。《說文》續也。《玉篇》紹繼也。《易·繫辭》繼之者,善也。《中庸》善繼人之志。《孟子》爲可繼也。《五經文字》繼从,反爲。俗作継,非。又《集韻》吉棄切,音繫。縛也。《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踵】〔古文〕歱《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腫。《說文》追也。一曰往來之貌。《釋名》踵,鍾也。鍾,聚也。上體之所鍾聚也。《玉篇》足後。《集韻》本作。《禮·曲禮》車輪曳踵。《疏》踵,脚後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吳踵楚。《註》躡楚踵跡。《莊子·讓王篇》納履而踵決。《淮南子·地形訓》北有跂踵民。《註》跂踵,踵不至地,以五指行。又《孟子》踵門而告文公。《趙岐註》踵,至也。又因也。《前漢·法志》踵秦而置材官於郡國。《註》踵,因也。又接也。《前漢·霍去病傳》踵軍數十萬。《註》踵,接也。又頻也。《莊子·德充符》踵

【山谷】1.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其间多有涧溪流过。《吕氏春秋·谨听》:“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於四海之内,山谷之中,僻远幽閒之所。”唐杜甫《南池》诗:“峥嶸巴閬间,所向尽山谷。”《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餘兵散布山谷,扬旗呐喊,以助兵势。”萧乾《雁荡行》:“山谷里是一片稻田,深黄葱绿。”2.山谷道人的省称。详“山谷道人”。漢

【黄】〔古文〕《唐韻》乎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又《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又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又黃河。《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又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又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註》黃國,今弋陽縣。又州名。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又縣名。《

【少陵】帝许后之陵。因规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2.指唐诗人杜甫。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韩愈《石鼓歌》:“少陵无人謫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金曹之谦《寄元遗山》诗:“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郁达夫《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百年】1.指人寿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陈澔集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汉徐干《中论·夭寿》:“颜渊时有百年之人,今寧復知其姓名也?”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宋陈亮《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宣赞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2.指器物寿命长,经久耐用。《周礼·考工记·函人》:“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3.指百岁的人。《尚书大传》卷一:“见诸侯问百年,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