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得意,落魄无安居

少年不得意,落魄无安居

诗句读音
落魄无安居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luò tuòwúān jū
少年不得意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shào niánbù dé yì

少年不得意,落魄无安居释义

【落魄】1.穷困失意。《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酈食其﹞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清李渔《玉搔头·侦误》:“他为甚么那样威风,你为甚么这般落魄?”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前四句写出驸马公的威风,中四句回忆待诏时的光荣,末尾四句写出自己的落魄。”2.放荡不羁。《魏书·尒朱仲远传》:“大得财货,以资酒色,落魄无行。”唐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齐公宪﹞性落魄,嗜酒。”清姚莹《论诗绝句》之二二:“十里扬州落魄时,春风荳蔻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安居】、安定地生活。《孟子·滕文公下》:“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汉焦赣《易林·蒙之巽》:“患解忧除,皇毋相於,与喜俱来,使我安居。”唐杜甫《惜别送刘仆射判官》诗:“梁公富贵於身疏,号令明白人安居。”《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想,江寧乃金陵古蹟之地,六朝帝王之都,江山秀丽,人物繁华,足可安居,甚是得意。”明刘基《衔泥燕》诗:“借尔华屋好安居,年年垒巢生尔雏。”2.谓居住。3.犹安处。《云笈七籤》卷六十:“譬於器中安物,物假器而居之,畏器之破坏,物乃不得安居。”4.安逸。《

【少年】不几年。《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斛万钱,渐以仁恩,少年间,米至数十云。”李贤注:“少年,未多年也。”1.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韩非子·内储说上》:“郑少年相率为盗,处於雚泽。”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覩新少年。”唐高适《邯郸少年行》:“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都是出羣才学,英鋭少年。”2.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谢觉哉《观花小记》:“重庆市团委……赠送我们以少年工厂制的模型和青年作家的木刻等。”《<艾青诗

【不得意】意;不得志;不称心。《公羊传·庄公六年》:“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史记·太史公自序》:“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唐白居易《醉后听唱<桂华曲>》诗:“此是世间肠断曲,莫教不得意人听。”《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没接着老师的信以前,并且还不曾看见京报,便接着管子金、何麦舟他两家老伯的急脚信,晓得了老师这场不得意。”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就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