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霅溪磨青铜,南山北山无数峰

苕溪霅溪磨青铜,南山北山无数峰

诗句读音
南山北山无数峰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三鍾
拼音: nán|nā1běi shānwú shù1
苕溪霅溪磨青铜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tiáo xīzhà xīmó|mòqīng tóng

苕溪霅溪磨青铜,南山北山无数峰释义

【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又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又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又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又《翻譯名義》合掌作禮

【山】《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

【北山】1.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唐李白《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2.山名。即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北山,使公卿皆从。”杜预注:“北山,洛北芒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北山,延佇望城郭。”刘良注:“谓登北邙望晋都。”3.山名。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吕向题解:“钟山在都北。其先周彦伦

【无数】1.无法计算。极言其多。《东观汉记·张堪》:“珍寳珠玉委积无数。”唐杜甫《秋雨叹》诗之一:“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邻里间闻得此説,尽道‘希奇’,不约而同,无数的随着来看。”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无数轻蔑的嘘嘘声,打断了他的狡辩。”2.没有限定的数量或规定的次数。《周礼·春官·宗伯》:“男巫无数,女巫无数。”《管子·轻重乙》:“桓公问於管子曰:‘衡有数乎?’管子对曰:‘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礼记·礼器》:“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

【峰】《集韻》同峯。

【苕溪】水名。有二源:出浙江天目山之南者为东苕,出天目山之北者为西苕。两溪合流,由小梅、大浅两湖口注入太湖。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唐罗隐《寄第五尊师》诗:“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製独茧纶。”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诗:“试选苕溪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羈人。”宋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謫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漢

【霅溪】省湖州市。也为旧吴兴县之别称。南唐沉汾《续仙传·马自然》:“尝醉於湖州,堕霅溪,经日而出,衣不沾湿。”宋苏轼《阳关词·答李公择》:“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清钮琇《觚賸·力田遗诗》:“《奕隐赠云间谢绎之用枰字》云:‘扁舟问我霅溪行,坐觉九峰秀色生。’”

【磨】《廣韻》莫婆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音摩。《說文》本作。《爾雅·釋器》石謂之磨。《詩·衞風》如琢如磨。又去聲。《唐韻》模臥切《集韻》莫臥切,音塺。《說文》石磑也。《正字通》俗謂磑曰磨,以磑合兩石,中琢縱橫齒,能旋轉碎物成屑也。《天文志》如蟻旋磨。又《韻會》通作摩。《左傳·昭十二年》摩厲以須。《前漢·董仲舒傳》摩民以誼。《梅福傳》厲世摩鈍。又地名。《水經注》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傳云: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

【青铜】1.铜锡合金。呈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耐磨,抗蚀性好。我国商周时用为铸造器物的主要材料。唐杜甫《岁晏行》:“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铁和青铜。”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铜》:“凡铜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矾、硝等药製炼为青铜。”《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张姑娘又送过来一个拴彩绸的青铜圆镜子来交公子右手向新娘照着。”郭沫若《奴隶制时代·西周也是奴隶社会》:“《国语·齐语》载管仲的话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所谓‘美金’是指青铜……所谓‘恶金’便当是铁。”2.指青铜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