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霅虽幽事,燕云亦壮游

苕霅虽幽事,燕云亦壮游

诗句读音
燕云亦壮游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àn yúnyìzhuàng yóu
苕霅虽幽事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tiáo zhásuīyōu shì

苕霅虽幽事,燕云亦壮游释义

【燕云】1.五代时,后晋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燕指幽州,云指云州。见《新五代史·晋高祖纪》。后以“燕云”泛指华北地区。宋汪元量《湖州歌》之六:“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清洪亮吉《题萧照所绘宋高宗瑞应图六幅》诗:“唾手燕云时已异,伤心怀愍事将同。”《花月痕》第四回:“逆倭势蹙……计欲结连关外回番各部,由草地潜入燕云。”2.指明代京都地区。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燕云只有四种人多:奄竖多於縉绅,妇女多於男子,娼妓多於良家,乞丐多於商贾……昔人谓‘不如是不足为京都’,其言亦近之矣。”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壮游】抱壮志而远游。元袁桷《送文子方著作受交趾使于武昌二十韵》:“壮游诗句豁,古戍角声悲。”明陈所闻《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你担簦躡蹻还壮游,我席门尘榻遥相候。”《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昔人曾云:读万卷书,不可不行万里路。如你这等英年,正是为国宣力的时候,作这趟壮游也好。”陈毅《送沉张诸君赴延安》诗:“穿插敌防千百里,壮游堪羡快生平。”汉

【苕霅】苕溪、霅溪二水的并称。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是唐代张志和隐居之地。《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明陈子龙《吴兴道中》诗:“鸣榔涉杪秋,苕霅何淹薄。”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为苕霅美谈也。”

【虽】〔古文〕《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又《玉篇》推也。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漢典考證:〔《註》小雅棠棣曰,每有良朋〕 謹照原文小雅棠棣曰改詩曰

【幽事】1.幽景,胜景。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九:“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稠叠多幽事,喧呼閲使星。”明高启《咏轩》:“临楹一流睇,幽事忽满前。池草方依微,庭柯正葱芊。”2.雅事。宋杨万里《癸亥上巳即事》诗:“晒书仍焙药,幽事也劳神。”清吴伟业《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清斋幽事足,良会逸情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