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身傍权要,门户有旌节
杀身傍权要,门户有旌节释义
【门户】1.门扇。《管子·八观》:“宫墙毁坏,门户不闭,外内交通。”宋刘攽《新晴》诗:“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清许秋垞《闻见异辞·奇门》:“今夜门户不须锁闭。”2.房屋墙院的出入处。《孟子·告子下》:“朝不食,夕不食,飢饿不能出门户。”唐杜甫《遣兴》诗之二:“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清孙枝蔚《李屺瞻远至寓我溉堂悲喜有述》诗:“出门乞米去,日中妇彷徨。归来见駟马,齐嘶门户傍。”3.比喻出入口或必经之地。《三国志·吴志·孙贲传》“上賁领太守,后封都亭侯”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策(孙策)谓賁曰:‘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旌节】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璽节,道路用旌节。”郑玄注:“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孙诒让正义:“《后汉书·光武纪》李注云:‘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司常》云:‘析羽为旌。’旌节,盖即以竹为橦,又析羽缀橦以为节。其异於九旗者,无縿斿也。汉节即放古旌节为之,故郑举以相况。”唐杨炯《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车,掌行人之旌节。”2.借以泛指信符。萧三《送毛主席飞重庆》诗:“和平、民主、团结,三者都不能一缺--这就是人民付托给毛主席的旌节
【杀身】舍生;丧生。《墨子·兼爱中》:“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史记·楚世家》:“杀生以明君,臣之愿也。”唐卢纶《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岂言沉族重,但觉杀生轻。”《水浒传》第四回:“提辖恩念,杀身难报。”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明末,真有被谣言弄得遭杀身之祸的。”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李泌的归隐是要避免杀身的灾难。”
【傍】《唐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通旁。《說文》近也。《廣韻》側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又《集韻》補朗切,音縍。左右也。《賈子保傅篇》成王之生,仁者養之,孝者强之,四聖傍之。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浪切,音。《正韻》倚也。《集韻》亦近也。或作並。又《正韻》補耕切,音綳。《詩·小雅》四牡彭彭,王事傍傍。《朱傳》傍傍然不得已也。
【权要】犹权贵。《后汉书·皇后纪下·安帝阎皇后》:“兄弟权要,威福自由。”《陈书·陆琼传》:“暮年深怀止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唐杜甫《三韵三篇》诗之三:“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清顾炎武《病起与蓟门当事书》:“目见凤翔之民举债於权要,每银一两,偿米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