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郄诜

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郄诜

诗句读音
圣代留昆玉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hèng dàiliúkūn yù
那令愧郄诜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nà|nǎ|nèi|nālíng|lǐng|lìngkuìqiè|xìshēn

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郄诜释义

【圣代】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熙光圣代,迈勋九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清金农《新编拙诗四卷手自抄录付女儿收藏杂题》诗之一:“圣代空嗟骨相癯,常裁别体闢榛芜。”

【昆玉】1.昆仑山的美玉。多用以比喻意趣高洁、文章精美和人才杰出等。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璡则志烈秋霜,心贞崑玉,亭亭高竦,不杂风尘。”《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陵机之赋,虚握灵珠;孙绰之铭,空擅崑玉。”李周翰注:“灵珠、崑玉,喻文章之美也。”唐陈陶《寄兵部任畹郎中》诗:“崑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2.对别人兄弟的美称。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张继》:“﹝继﹞与皇甫冉有髫年之故,契逾崑玉。”清潘永因《宋稗类钞·博识》:“陆士衡兄弟产於崑山,后人因称兄弟为崑玉,言其如崑山之玉也。”称人兄弟的敬词。元关汉

【令】《集韻》《正韻》力正切,零去聲。律也,法也,告戒也。《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禮·月令》命相布德和令。《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撟邦令。又三令。《前漢·宣帝紀》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又縣令。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下爲長。又時令,月令,所以紀十二月之政。又善也。《詩·大雅》令聞令望。《左傳·成十年》忠爲令德,非其人猶不可,况不令乎。又姓。又《集韻》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厮役曰使令。又丁令,地名。見《前漢·張湯傳》。或作丁零。又令狐,亦地名。又令狐,複姓。又《詩·齊

【愧】《廣韻》俱位切《集韻》基位切,音騩。《爾雅·釋言》慙也。《詩·大雅》尚不愧于屋漏。《皇極經世》無愧於口,不若無愧於身。無愧於身,不若無愧於心。 本作媿,从女。或从恥省作聭。亦作謉。

【郄】《集韻》《正韻》乞逆切,音。與郤同。地名。又姓。《集韻》晉大夫郄獻子,食邑于郄,因氏。通作郤,與卩部別。又與同。《史記·張釋之傳》雖錮南山,猶有郄。《前漢書》作。《莊子·知北遊》若白駒之過郤。

【诜】《唐韻》所臻切《集韻》《韻會》《正韻》疏臻切,音莘。《說文》致言也。《徐曰》先致其言也。《博雅》問也。《廣韻》衆人言也。又《玉篇》衆多也。《詩·周南》螽斯羽詵詵兮。《傳》衆多也。又和集貌。《書·周弘正傳》後進詵詵,不無傳業。《元史·張傳》子弟從之者詵詵如也。又《集韻》先見切,音霰。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