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元勋绝等伦,麟符虎节冠宗臣
诗句 | 读音 |
---|---|
麟符虎节冠宗臣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lín fúhǔ jié1|4zōng chén |
盛德元勋绝等伦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shèng déyuán xūnjuéděng lún |
盛德元勋绝等伦,麟符虎节冠宗臣释义
【麟符】亦作“麐符”。古代朝廷颁发的麟形符节。《新唐书·车服志》:“皇太子监国给双龙符,左右皆十。两京、北都留守给麟符,左二十,右十九。”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虎节麟符抛不得,却将清景付閒人。”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手握麟符寄独专,宣扬圣諭务安边。”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玉帐佩麐符,曾见潞州传记室;兰臺抛凤管,空教司马忆清娱。”
【虎节】1.周代山国使者出行时所持的符节。《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郑玄注:“使节,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土,平地也。山多虎,平地多人,泽多龙,以金为节铸象焉。”孙诒让正义引江永曰:“此即小行人之虎、人、龙节,列国之使,各用其虎、人、龙节,以为行道之信。观其用虎节,知其自山国而来,人、龙亦然。”2.泛指符节。唐颜真卿《赠僧皎然》诗:“龙池护清激,虎节到深邃。”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首路龙旗盛,提封虎节严。赐衣缠紫艾,卫甲缀朱綅。
【冠】《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音官。《說文》絭也,所以絭髮。从冖,元。冠有法制,故从寸。《徐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謂冠爲元服。《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髮也。《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髮也。《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胡,遂制冠冕纓緌。又姓。《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禮·曲禮》二十曰弱冠。《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又爲衆之首曰冠。《前漢·魏
【宗臣】1.与君主同宗之臣。《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饗其宗老……师亥闻之曰:‘善哉!男女之饗,不及宗臣;宗室之谋,不过宗人。’”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文忠答赵履常》:“赵公啟文忠曰:‘当思所以谋当路者,毋徒议之而已。’文忠答以‘公为宗臣,固当思所以谋,如某不过朝廷一议事之臣尔。’”清李渔《玉搔头·弄兵》:“屈原今日投江死,我向潢池盗弄兵,同一宗臣心事别,此求实事彼求名。”2.世所敬仰的名臣。《汉书·萧何曹参传赞》:“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羣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
【盛德】1.指四时之盛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颖达疏:“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故云盛德在木。”2.指盛美之事。《左传·僖公七年》:“夫诸侯之会,非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姦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记,非盛德也。”3.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易·繫辞上》:“日新之谓盛德。”《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唐岑参《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謨作世程。”《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后来我家岳选了典史,安庆的乡绅人家,因他老人家为人
【元勋】1.首功;大功。《汉书·叙传下》:“太祖元勋,启立辅臣,支庶藩屏,侯王并尊。”《后汉书·郅恽传》:“桓公取管仲於射鉤,故能立弘烈,就元勋。”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近习之臣,非有元勋大劳,而赠以三公之官,给以一品卤簿,其为繁缨,不亦大乎?”2.有极大功绩的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逮至汉初,萧曹之儔并以元勋代作心膂。”《旧唐书·郭子仪传》:“帝以子仪、光弼俱是元勋,难相统属,故不立元帅,唯以中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要寻访着了那位真命天子,做一个开国元勋。”毛泽
【绝】〔古文〕《廣韻》《集韻》情雪切《韻會》徂雪切,音截。《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廣韻》絕作絶,非。《博雅》斷也。《玉篇》滅也。《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又《詩·小雅》終踰絕險。《箋》踰度陷絕之險。又《禮·月令》振乏絕。《疏》不續曰絕。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又《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註》直橫流也。《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註》索隱曰:絕,度也。《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註》絕,過也。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註
【等伦】类。亦谓与之同等或同类。《汉书·甘延寿传》:“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絶於等伦。”唐黄滔《祭南海南平王》:“毕云龙之契会,与龟鹤而等伦。”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令八旗子弟驻防各省,另为内城以处之,若江寧,若成都,若西安,若福州,若杭州,若镇江等处,虽閲年二百有奇,而满自满,汉自汉,不相错杂,盖显然有贱族不得等伦於贵族之心。”郭沫若《毛主席永在》诗之一:“伟哉领袖万民亲,改地换天絶等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