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总群英,高标仰国桢
诗句 | 读音 |
---|---|
高标仰国桢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gāo biāoyǎng|ángguó zhēn |
盛德总群英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shèng dézǒngqúnyīng |
盛德总群英,高标仰国桢释义
【高标】1.高枝,高树。《文选·左思<蜀都赋>》:“羲和假道於峻岐,阳乌回翼乎高标。”刘逵注:“言山木之高也。”吕延济注:“高标,高枝也。驭日至此,碍於高树,故假道而行。”2.泛指高耸特立之物。唐李白《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王琦注:“高标,是指蜀山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吕延济注以为高树之枝,恐非。”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仇兆鳌注:“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3.高耸,矗立。唐韩愈《新竹》诗:“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元韦居安《梅磵诗话》
【仰】《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音。舉首望也。《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詩·小雅》或棲遲偃仰。又心慕曰企仰。又以尊命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又姓。又《集韻》《正韻》魚向切,音。恃也。俟也,資也。《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註》有望於上則仰。《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又《韻會》疑剛切,音昂。《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釋文》五剛反,亦作卬。◎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又《楚辭·
【国桢】国家的支柱,喻能负国家重任的人才。《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平生礼数絶,式瞻在国楨。”李善注:“国楨,范云也。”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復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楨。”清魏源《<圣武记>叙》:“官无不材,则国楨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
【盛德】1.指四时之盛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颖达疏:“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故云盛德在木。”2.指盛美之事。《左传·僖公七年》:“夫诸侯之会,非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姦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记,非盛德也。”3.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易·繫辞上》:“日新之谓盛德。”《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唐岑参《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謨作世程。”《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后来我家岳选了典史,安庆的乡绅人家,因他老人家为人
【总】〔古文〕《廣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音摠。《說文》聚束也。《徐鉉曰》今俗作摠,非。《廣韻》合也,皆也。俗作惣。《書•伊訓》百官總巳。《左傳•僖七年》若總其罪人以臨之。《註》總,將領也。《前漢•揚雄傳》解扶桑之總轡。《註》總,結也。《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註》總總,猶繜繜,聚也。又《釋名》總,束髮也,總而束之也。《詩•齊風》總角丱兮。《疏》總聚其髮,以爲兩角。《儀禮•喪服》總六升。《註》總六升者,首飾象冠。又禾稾曰總。《書•禹貢》百里賦納總。《疏》總者,總下銍秸禾穗與稾,總皆送之。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英】《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又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又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又《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又《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又《爾雅·釋山》再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