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诗句 | 读音 |
---|---|
天马来仪自海西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tiān mǎlái yízìhǎi xī |
圣皇至德与天齐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shènghuángzhì déyǔ|yù|yútiān qí |
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释义
【天马】称。《史记·大宛列传》:“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唐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清黄遵宪《香港感怀》诗之九:“指北黄龙饮,从西天马来。”2.传说中兽名。《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3.神马。《汉书·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霑
【来仪】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语出《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颖达疏:“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后汉书·左雄传》:“汉世良吏,於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李贤注:“宣帝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唐郑嵎《津阳门诗》:“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鸞来仪。”后因用以代称凤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獷而不臻。”《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汉陈琳《迷迭赋》:“匪荀方之可乐,实来仪之丽闲。”2.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三:“何时当来仪,将须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海西】1.古大秦国,即罗马帝国。《史记·大宛列传》“北有奄蔡黎轩”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魏略》云:‘大秦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海西。从安息界乘船直载海西,遇风利时三月到,风迟或一、二岁。’”《后汉书·南蛮传》:“永寧元年,掸国王雍由调復遣使者诣闕朝贺……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2.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唐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二:“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清魏源《江南吟》之八:“阿芙蓉,阿芙蓉,产海西,来海东。”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海西之乐,近又东来。”
【圣】《廣韻》《集韻》苦骨切,音窟。《說文》汝潁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揚子·方言》圣圣,致力無餘功貌。○按从土从又。會手把土義。亦作。《字彙》古壞切,音怪,非。又《同文舉要》入又部,訓居也,循也。今作在,合在圣爲一字,因俗怪字作而誤。
【至德】最高的道德;盛德。《易·繫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天齐】1.谓天使整齐。《书·吕刑》:“天齐于民。”孔传:“天整齐於下民。”2.泉水名。《史记·封禅书》:“天齐渊水,居临菑南郊山下者。”司马贞索隐引解道彪《齐记》:“临菑城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淄水》引《地理风俗记》:“齐所以为齐者,即天齐渊名也。”3.唐玄宗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后称东岳为天齐。清曹寅《游仙诗三十韵》:“忆从梁父禪天齐,又逐荣光祀碧鷄。”参见“天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