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
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释义
【雄词】的词句。唐岑参《送魏升卿》诗:“如君兄弟天下稀,雄词健笔皆若飞。”宋苏轼《故李承之待制六丈挽词》:“疑公李北海,慷慨多雄词。”明朱鼎《玉镜台记·开场》:“雄词惊四座,压倒羣英。”
【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括切,歡入聲。《說文》通谷也。《六書故》谷敞也。又《博雅》空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谽呀豁閜。《註》豁閜,空虛也。又《正韻》疏通也。《前漢·揚雄傳》:灑沈薔於豁瀆。《師古註》豁,開也。又《玉篇》大度量也。《史記·高祖紀》意豁如也。《師古註》豁然,開大之貌。《舊唐書·高祖紀》倜儻豁達,任性率眞。又叶許月切,音。《張衡·西京賦》馺娑駘盪,燾奡桔桀。枍詣承光,睽罛庨豁。 《說文》本作。
【东溟】1.东海。南朝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元天高北列,日观临东溟。”唐李白《古风》之十一:“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一·潮汐》:“若言岸势逼,则东溟自定海吞餘姚、奉化二江,侔之浙江,尤甚狭迫。”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词:“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2.犹东洋。指日本。陈三立《辛丑七月登焦山作》诗:“二客东溟秀,谐戏俯急湍。”自注:“谓日本结城琢、中村兼善。”
【盛烈】业。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惟宋二十有二载,盛烈光乎重叶。”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诗:“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大将军兵精气肃,远近莫敌,若以家国为念,移据常山,与大夫首尾相应,即洪勋盛烈,孰与为比。”
【播】〔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補過切,波去聲。《說文》種也。一曰布也。《廣韻》揚也。《詩·豳風》其始播百穀。《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又放也,棄也。《書·泰誓》播棄犂老。又《多方》屑播天命。又散也。《書·禹貢》又北播爲九河。《禮·禮運》播五行于四時。《疏》播散五行之氣於四時也。《釋文》舒也。又《增韻》逋也,遷也。《書·大誥》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又州名。西南徼外夜郞且蘭地,唐置播州。《韓愈·柳子厚墓誌》劉禹錫當詣播州,子厚願以柳易播。又明萬歷中,平播置遵義平越二府。又姓。播武,殷賢
【南史】1.春秋时齐国的史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后因以为直书史实的良史典型。《后汉书·臧洪传》:“昔晏婴不降志於白刃,南史不曲笔以求存,故身传图象,名垂后世。”《南齐书·崔祖思传》:“世无董狐,书法必隐;时闕南史,直笔未闻。”清高其倬《蓟州新城》诗:“南史与董狐,百喙同一声。”程善之《和孟硕狱中诗》:“常山舌在心犹壮,南史书存手自持。”2.复姓。见《通志略·氏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