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律随鸣凤,朝仪趁彩虹
笙律随鸣凤,朝仪趁彩虹释义
【笙】《唐韻》《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廣韻》樂器也。《世本》隨作笙。一曰女媧作。《說文》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釋名》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博雅·釋樂》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白虎通》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註》大者十九簧,和,十三簧者。《前漢·律歷志》匏曰笙。《註》匏,瓠也。列管瓠中,施簧管端。《書·益稷篇》笙鏞以閒。《詩·小雅》笙磬同音。《周禮·春官》笙師掌敎歙竽、笙。又細也。《揚子·方
【随】〔古文〕遀追《廣韻》《集韻》《韻會》旬爲切,音隋。《廣韻》從也,順也。《書·禹貢》隨山刊木。《易·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又易卦名。又《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又《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又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又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
【鸣凤】凤凰。传说中的瑞鸟。《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能翔岐阳之鸣凤,纳虞氏之白环。”李善注:“《国语》:周内史过曰:周之兴也,鸑鷟鸣於岐山。”晋张协《七命》:“鸣凤在林,伙於黄帝之园;有龙游渊,盈於孔甲之沼。”元张鸣善《水仙子·讥时》曲:“説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2.《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郑玄笺:“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居高视下,观可集止,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后即以“鸣凤”比喻贤者。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鸣凤托高梧
【朝仪】朝廷的礼仪。《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宋书·恩倖传·徐爰》:“爰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颇涉书传,尤悉朝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去国二十七年,復还,朝仪寖有不同。”
【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丑刃切,音疢。《說文》也。《註》徐曰:自後及之也。《廣韻》逐也。俗作趂。《集韻》或作。又《廣韻》直珍切《集韻》池鄰切,音。越履也。《玉篇》躁也。或作跈。又《廣韻》《集韻》尼展切,音蹍。踐也。亦作碾。又《集韻》《類篇》知鄰切,音珍。趁,行不進貌。又《集韻》止忍切,音軫。《類篇》走謂之趁。又《集韻》乃殄切,音撚。與蹨同。《類篇》蹈也。
【彩虹】日光与水气相映,呈现在天空中的弧形彩色光带。唐沉佺期《过蜀龙门》诗:“潭河势不测,藻葩垂彩虹。”宋秦观《西城宴集》诗之二:“金爵日边栖壮丽,彩虹天际卧清深。”清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三八:“彩虹亘东方,照耀不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