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事与身何等近,酒樽诗卷数须开

胜事与身何等近,酒樽诗卷数须开

诗句读音
酒樽诗卷数须开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iǔ zūnshī juànshù|shǔ|shuòxūkāi
胜事与身何等近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十九隱
拼音: shèng shìyǔ|yù|yúshēnhé děngjìn

胜事与身何等近,酒樽诗卷数须开释义

【酒樽】尊”。亦作“酒罇”。古代盛酒器。《后汉书·章帝纪》:“岐山得铜器,形似酒罇,献之。”《后汉书·王霸传》:“茂(苏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后汉书·张衡传》:“﹝候风地动仪﹞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唐罗隐《梅花》诗:“愁怜粉艷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罇。”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清厉鹗《人日立春用壬寅年人日雪韵》:“佳节翩翩故作妍,新词祝向酒尊边。”清潘其灿《癸卯岁暮感怀》诗:“梦断梅花乡国远,愁凭竹叶酒樽宽。”

【诗卷】诗集。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畋女幼有文性,尝览隐诗卷,讽诵不已。”清顾炎武《自笑》诗:“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数】《廣韻》所矩切《集韻》爽主切,音籔。《說文》計也。《易·說卦》數往者順。《詩·小雅》心焉數之。《禮·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又《博雅》責也。《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註》責數其罪。又《集韻》阻切,音所。義同。又《廣韻》色句切《集韻》《韻會》《正韻》雙遇切,音捒。算數也。《羣經音辨》計之有多少曰數。《類篇》枚也。《易·節卦》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疏》數度,謂尊禮命之多少。又《繫辭》極數知來之謂占。《疏》蓍策之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疏》天之曆運之數。《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數。《註》

【开】〔古文〕《廣韻》苦哀切《集韻》《韻會》丘哀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又《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又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又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又《韻會》條也。又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

【胜事】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子良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唐刘长卿《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佇开缄。”清吴伟业《观王石谷山水图》诗:“世间胜事谁能识,兵戈老尽丹青客。”茅盾《子夜》十七:“这样的心情尤以这一伙中的吴荪甫感受得最为强烈。今晚上的行乐胜事是他发起的。”2.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宋洪迈《夷坚丙志·寿昌县君》:“子愉梦母如存,且曰:‘……汝与汝父言,亟营胜事,使我得转为男子。’”明邵璨《香囊记·祈祷》:“见説僊观修设胜事,特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身】《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又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又《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

【何等】什么样的。用于表示疑问。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三》:“或问温室中树皆何等木?光默然不应。”明汪道昆《洛水悲》:“你每且猜他是何等女子?”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陈领事去莫,将行使何种职务,负何等外交上的责任?”2.什么样的。用以指不能确定的事物。《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东方朔》:“帝骇愕,不知何等,乃曰:‘东方朔必识之。’”宋何薳《春渚纪闻·金龙砚》:“细视之,则石面脉理深青色,盘络如柏枝状,漫不晓其为何等物也。”《老残游记》第三回:“并且风闻玉守的政声,也要去参考参考,究竟是个何等样

【近】〔古文〕《廣韻》其謹切《集韻》《韻會》《正韻》巨謹切,音瘽。《玉篇》不遠也。《詩·小雅》會言近止。《易·繫辭》近取諸身。又《廣韻》幾也。言庶幾也。《論語·其庶乎註》庶言近道也。又《韻會》迫也。《易·繫辭》二多譽,四多懼,近也。《註》位偪于君也。又《廣韻》《集韻》《韻會》巨靳切,音覲。《說文》附也。《增韻》親也,近之也。《書·五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又《洪範》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韻會》凡遠近之近,上聲。附近之近,去聲。又《集韻》居吏切,音記。已也。辭也。《詩·大雅》往近王舅。《註》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