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业冠伊唐,台阶翊戴光
诗句 | 读音 |
---|---|
盛业冠伊唐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shèng yè1|4yītáng |
台阶翊戴光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tái jiēyì dàiguāng |
盛业冠伊唐,台阶翊戴光释义
【盛业】业。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而商臣之恶,盛业光於后嗣。”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絶伦。”陈毅《开国小言》诗:“羣英共检閲,盛业开万代。”
【冠】《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音官。《說文》絭也,所以絭髮。从冖,元。冠有法制,故从寸。《徐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謂冠爲元服。《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髮也。《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髮也。《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胡,遂制冠冕纓緌。又姓。《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禮·曲禮》二十曰弱冠。《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又爲衆之首曰冠。《前漢·魏
【伊】〔古文〕《唐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音蛜。彼也。《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又發語辭。《詩·邶風》伊余來墍。又《小雅》伊誰云從。又維也。《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註》師古曰:伊,是也。又鬰伊,不舒貌。《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與噫通。又吾伊,讀書聲。《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俗作吚。又伊威,委黍也。《詩·豳風》伊威在室。《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又姓。又州名。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
【唐】〔古文〕啺《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郎切,音堂。《說文》大言也。从口庚聲。《莊子·天下篇》荒唐之言。又《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瑉玉旁唐。《註》郭璞云:旁唐,盤薄。又國名。《玉篇》堯稱唐者蕩蕩,道德至大之貌。《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疏》韋昭云:陶,唐皆國名,猶湯稱殷商也。○按書傳皆言堯以唐侯升爲天子,不言封於陶唐。陶唐二字,或共爲地名,未必如昭言也。又《詩·唐風疏》唐者,成王母弟叔虞所封其地,帝堯夏禹所都之墟,漢曰太原郡。又漢縣名。《前漢·地理志》中山國唐縣。《註》故堯國也,唐水在西
【台阶】三台星亦名泰阶,故称台阶。古人以为有三公之象,因以指三公之位或宰辅重臣。《后汉书·崔駰传》:“不以此时攀台阶,闚紫闥,据高轩,望朱闕,夫欲千里,而咫尺未发,蒙窃惑焉。”李贤注:“三台谓之三阶,三公之象也。”《后汉书·郎顗传》:“三公上应台阶,下同元首。”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一百韵》:“宫禁经纶密,台阶翊戴全。”清蒋士铨《临川梦·说梦》:“老庄家有甚状元才,几曾会做知州把河开,一例儿误了疆埸,玷了台阶。”1.用砖、石、混凝土等砌成的阶梯。《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等﹞上了正房臺阶,小丫头打起猩红氊帘。”2
【翊戴】辅佐拥戴。《晋书·阎鼎传》:“乃与抚军长史王毗、司马傅逊怀翊戴秦王之计。”唐权德舆《赠太师西平王挽词》:“翊戴推元老,谋猷合大君。”明归有光《宋史论赞·石守信》:“太祖神武盖世,素为守信之徒所翊戴。”
【光】〔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