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躬耕在籍田,公卿环卫待丰年
诗句 | 读音 |
---|---|
圣主躬耕在籍田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shèngzhǔgōng gēngzài jí |
公卿环卫待丰年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gōng qīnghuán wèidài|dāifēng nián |
圣主躬耕在籍田,公卿环卫待丰年释义
【圣】《廣韻》《集韻》苦骨切,音窟。《說文》汝潁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揚子·方言》圣圣,致力無餘功貌。○按从土从又。會手把土義。亦作。《字彙》古壞切,音怪,非。又《同文舉要》入又部,訓居也,循也。今作在,合在圣爲一字,因俗怪字作而誤。
【主】〔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又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又宰也,守也,宗也。
【躬耕】古代帝王亲自率领大臣在籍田举行耕种仪式以劝农。《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汉书·食货志上》:“於是上感谊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上躬耕於兴庆宫侧,尽三百步。”2.亲身从事农业生产。《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闽徐夤《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飢。”朱德《新农村》诗:“平田有份躬耕乐,得地无餘心事违。”典
【在籍】1.谓在官籍上注名。《金史·章宗纪二》:“甲辰,始定文武官员六贯石以上承应人并及廕者若在籍儒生章服制。”《清史稿·高宗纪四》:“戊午,赏来京祝嘏之百十二岁原任浙江遂昌县学训导王世芳国子监司业衔,并在籍食俸。”2.居于本籍。《明史·忠义传七·席上珍孔师程等》:“贼陷富民……在籍知县陈昌裔不受伪职,为贼杖死。”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待绅士》:“本地乡绅有任京外者,有告假在籍者,有閒废家居者,其交际之间,宜待之以礼。”
【公卿】1.三公九卿的简称。《仪礼·丧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汉书·陈宠传》:“及竇宪为大将军征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刘师培《悲佃篇》:“试徵之周代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约五万九千四百餘人。”2.泛指高官。汉荀悦《汉纪·昭帝纪》:“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鵠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唐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贤彦駢繁。”明方孝孺《君子斋记》:“为君子矣,虽不为公卿,无害也;为公卿而不足为君子,其如公卿何。”严复《和荆公
【环卫】禁卫。也指禁卫官。唐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重门无结草之御,环卫无谁何之人。”唐白居易《神策军推官田铸加官制》:“田铸官列环卫,职参禁军。”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李肃曾是卓家奴,晚能自拔来归义,可以驃骑大将军,仍领羽林作环卫。”清钱谦益《吴祖洲八十序》:“大金吾山阴祖洲吴兄,谢环卫事,归卧东山者,凡十有二年。”2.拱卫,护卫。林建征《莺歌海》:“莺歌海也是山的朋友。象屏风似的从后面环卫着它,那就是拔海1400公尺的尖峰岭等山。”3.“环境卫生”的略语。如环卫工作、环卫工人。
【待】《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又《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又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又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又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又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又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
【丰年】丰收之年。《诗·小雅·无羊》:“众维鱼矣,实维丰年。”唐张说《登歌》:“喜黍稷,屡丰年。”元赵孟頫《题<耕织图>》诗之十一:“农家值丰年,乐事日熙熙。”清张惠言《书左仲甫事》:“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