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守我玄,默观道推移
深居守我玄,默观道推移释义
【默】《唐韻》亡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墨。《說文》犬暫逐人也。又《廣韻》黑也。又靜也,幽也,不語也。《易·繫辭》君子之道,或默或語。《書·說命》恭默思道。又姓。《姓譜》明有默思道。又或作嘿。《前漢·成帝紀》臨朝淵嘿。又或作墨。《前漢·竇嬰傳》墨墨不得志。又或作。《前漢·東方朔傳》吳王然。又叶莫卜切,音木。《楚辭·九章》眴兮杳杳,孔靜幽默。鬱結紆軫兮,離慜而長鞠。 通作繆脉脈。
【观】〔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說文》諦視也。《韻會》所觀也,示也。《易·觀卦》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朱註》觀者,有以中正示人而爲人所仰也。《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傳》欲觀示法象之服制。觀,舊音官,陸音工喚切。《周禮·冬官考工記》氏爲量。嘉量旣成,以觀四國。《註》以觀示四方,使放象之。《前漢·宣帝紀》觀以珍寶。《師古曰》觀,示也。又容觀,容貌儀觀也。《禮·玉藻》旣服習容觀玉聲乃出。又《爾雅·釋詁》多也。《詩·周頌》奄觀銍艾。《箋》奄,久。觀,多也。一音官。又《爾
【道】〔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又當道,草名。《博雅
【推移】亦作“推迻”。变化、移动或发展。《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汉贾谊《惜誓》:“或推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諤諤。”《后汉书·杨震传》:“王者心有所惟,意有所想,虽未形颜色,而五星以之推移,阴阳为其变度。”唐李绅《柳》诗之一:“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緑垂丝。”宋曾巩《思政堂记》:“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明高启《行路难》诗之一:“推移变化詎可测,勿谓明日同今朝。”吴晗《论中立》:“总之,看市面风色,与时推移,把人民的生死利害,一古脑儿放在脑后。”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居守】守护。《左传·成公十六年》:“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荀罃居守。”明李东阳《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白公昂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2.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汉荀悦《汉纪·景帝纪》:“晁错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伏盛入朝,留公祏居守,復令雄诞握兵副之。”明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顾鼎臣﹞奉勅居守,寻殁於位。”清唐甄《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取决,如伊尹、周公之摄,此慎之所不如也。”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