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轻鸿毛,名重泰山

身轻鸿毛,名重泰山

诗句读音
身轻鸿毛平仄:平 平 平 平
拼音: shēnqīnghóng máo
名重泰山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míng zhòngtài shān

身轻鸿毛,名重泰山释义

【身】《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又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又《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

【轻】〔古文〕《廣韻》去盈切《集韻》《韻會》牽盈切《正韻》丘京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又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又《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鸿毛】用以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战国策·楚策四》:“是以国权轻於鸿毛,而积祸重於丘山。”唐韩愈《贞女峡》诗:“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宋葛长庚《沁园春》词:“算此身此世,无过驹隙,一名一利,未值鸿毛。”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名重】名声显赫。《后汉书·袁安传》:“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薛涛笺﹞真正名重一时,流芳百世。”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此人名重,然其书法,实不甚佳。”

【泰山】1.山名。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为五岳之一。也称岱宗、岱山、岱岳、泰岱。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北。古代帝王常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诗·鲁颂·閟宫》:“泰山巖巖,鲁邦所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泰山为东岳,在泰山博县西北。岱宗也,王者封禪于其山,示增高也,有金策玉检之事焉。”明王守仁《登泰山》诗:“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刘白羽《日出》:“登泰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2.山名。即沂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巨洋水》:“巨洋水出朱虚县泰山……泰山即东小泰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