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緌成继踵,铅椠到垂髫

绅緌成继踵,铅椠到垂髫

诗句读音
绅緌成继踵平仄: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二腫
拼音: shēn ruíchéngjìzhǒng
铅椠到垂髫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qiān qiàndàochuí tiáo

绅緌成继踵,铅椠到垂髫释义

【绅緌】;緌,冠带之末梢下垂部分。借指有官职的人。宋陆游《光宗册宝贺太皇太后笺》:“绅緌杂遝,遥瞻济济之贺班。”宋陆游《谢洪丞相启》:“尝厠迹于绅緌。”

【成】〔古文〕《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又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又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

【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詣切,音計。《說文》續也。《玉篇》紹繼也。《易·繫辭》繼之者,善也。《中庸》善繼人之志。《孟子》爲可繼也。《五經文字》繼从,反爲。俗作継,非。又《集韻》吉棄切,音繫。縛也。《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踵】〔古文〕歱《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腫。《說文》追也。一曰往來之貌。《釋名》踵,鍾也。鍾,聚也。上體之所鍾聚也。《玉篇》足後。《集韻》本作。《禮·曲禮》車輪曳踵。《疏》踵,脚後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吳踵楚。《註》躡楚踵跡。《莊子·讓王篇》納履而踵決。《淮南子·地形訓》北有跂踵民。《註》跂踵,踵不至地,以五指行。又《孟子》踵門而告文公。《趙岐註》踵,至也。又因也。《前漢·法志》踵秦而置材官於郡國。《註》踵,因也。又接也。《前漢·霍去病傳》踵軍數十萬。《註》踵,接也。又頻也。《莊子·德充符》踵

【铅椠】1.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铅,铅粉笔;椠,木板片。语出《西京杂记》卷三:“掦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隋江总《皇太子太学讲碑》:“外史所掌,广内所司,靡不饰以铅槧,雕以緗素,此文教之修也。”明汪廷讷《广陵月》第一出:“因此远抛铅槧,专习韜鈐。”清王韬《<法越交兵纪>序》:“啸云遂日操铅槧,记事陈词。”2.指写作,校勘。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老懒无鬭心,久不事铅槧。”宋陆游《即事》诗:“所惭贪坐睡,铅槧少新功。”明徐复祚《红梨记·路叙》:“汉将日徵兵,有谁人问及铅槧经生。”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垂髫】亦作“垂齠”。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齠执简,累勤取官。”晋陶潜《桃花源记》:“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清戴名世《姚符御诗序》:“符御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郁达夫《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