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飘飖水上萍,时情暗淡草边萤

身世飘飖水上萍,时情暗淡草边萤

诗句读音
身世飘飖水上萍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五青
拼音: shēnshìpiāo yáoshuǐ shàng2
时情暗淡草边萤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íqíngàn dàn3biānyíng

身世飘飖水上萍,时情暗淡草边萤释义

【身】《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又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又《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

【世】〔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又《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又《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又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又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又《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韻》書作。

【飘飖】《文选·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刘良注:“飘颻,风驰皃。”晋傅玄《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明何景明《落叶哀蝉曲》:“凉风飘颻兮吹玉阶,秋叶颯兮鸣蝉哀。”2.飘荡;飞扬。汉边让《章华台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唐武元衡《寓兴呈崔员外诸公》诗:“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颻十里雪如风。”《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綉带飘颻,花枝招展。”3.形容动荡、起伏。晋陶潜《闲情赋》:“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颻而不安。”唐欧阳詹《二公亭记》:“又钓人飘颻於左右,游禽出没乎前后。”《明史·俞

【水上】《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唐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峯水上浮。”2.犹水边。《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南朝梁吴均《行路难》诗:“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史林残花》:“妓女始荐寝曰水上。”

【萍】《唐韻》薄經切《集韻》旁經切,音甁。《玉篇》萍草。《本草註》萍卽楊花所化,一葉經宿卽生數葉,葉下有微鬚,卽其根也。《禮·月令》萍始生。《周禮·萍氏註》萍之草無根而浮,取名於其不沉溺。《後漢·鄭傳》萍浮南北。又靑萍,劒名。又地名。《竹書紀年》蒐于萍澤。《晉書·地理志》萍鄕,屬安成郡。又《集韻》《正韻》與苹同。《韻會》苹、萍本是一物,字異而音義相同。◎按《詩》食野之苹,毛氏傳云:苹,也。鄭氏箋云:苹,藾蕭也。疏云:萍是水中之草,非鹿所食。故鄭氏不从毛氏,觀下食蒿食芩,皆陸草可知,則苹當依經疏藾蕭,萍是浮萍,絕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

【情】〔古文〕啨《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又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暗淡】暗澹”。汉

【边】〔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又《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又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又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又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漢典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萤】《唐韻》戸扃切《韻會》互扃切,音熒。火蟲名。《禮·月令》腐草爲螢。《爾雅·釋蟲》螢火卽炤。《註》夜飛,腹下有火。《古今注》螢,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埤雅》螢無胃而育。《晉書·車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日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又《集韻》《正韻》于平切,音榮。義同。 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