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心藏陷阱,巧言织网罗

深心藏陷阱,巧言织网罗

诗句读音
巧言织网罗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qiǎo yánzhī|zhìwǎng luó
深心藏陷阱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shēnxīncáng|zàngxiàn jǐng

深心藏陷阱,巧言织网罗释义

【巧言】听而实际上虚伪的话。《诗·小雅·雨无正》:“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汉书·东方朔传》:“二人皆伪诈,巧言利口以进其身。”清刘大櫆《赠姚咏棠序》:“古之怪伟魁梧不世出之士,为巧言所中伤者多矣。”清陈天华《警世钟》:“我晓得洋人初到,一定用巧言哄诱,还要施点小恩惠。”

【网罗】1.捕捉鸟兽的工具。《淮南子·兵略训》:“飞鸟不动,不絓网罗。”南朝宋鲍照《代空城雀》诗:“高飞畏鴟鳶,下飞畏网罗。”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闻道鵷鸿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清顾炎武《一雁》诗:“塞上愁书信,人间畏网罗。”2.比喻像网的笼罩物。唐李山甫《又代孔明哭先主》诗:“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这种骗术,直是妖魔鬼怪都逃不出他的网罗。”曹禺《日出》第一幕:“她认定自己所习惯的种种生活的方式,是最残酷的桎梏,使她即使怎样羡慕着自由,也难以逃出自己的环境的网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藏】〔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

【陷阱】捉野兽或为擒敌而挖的坑穴,上面浮盖伪装物,踩在上面就掉到坑里。常比喻陷害人的罗网、圈套。《礼记·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孔颖达疏:“陷阱,谓坑也。穿地为坎,竖锋刃于中以陷兽也。”《汉书·食货志下》:“夫县法以诱民,使入陷阱。”颜师古注:“阱,穿地以陷兽也。”宋陆游《初归杂咏》:“平地本知多陷阱,羣儿随处觅梯媒。”清戴名世《盲者说》:“倀倀焉躓且蹶而不之悟,卒蹈於网罗入於陷阱者,往往而是。”周而复《印第安人》:“比萨罗的军队却是全副武装,事先设好陷阱。”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