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彼掊斂徒,推剥藂怨尤

视彼掊斂徒,推剥藂怨尤

诗句读音
推剥藂怨尤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tuī bāocóngyuàn yóu
视彼掊斂徒平仄: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一模
拼音: shìbǐpǒu|póutú

视彼掊斂徒,推剥藂怨尤释义

【推剥】侵削财物。《宋史·儒林传六·李道传》:“道传应詔言楮币之换,官民如讎;钞法之行,商贾疑怨,赋歛增加,军将推剥,皆切中时病。”元揭傒斯《奔清甫墓志铭》:“自是声日起,家日裕,而无推剥糜烂之忧。”一本作“椎剥”。2.追问查究。《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自谅前事年远,无人推剥。”典

【怨尤】。《吕氏春秋·诬徒》:“人之情,恶异於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汉应劭《风俗通·穷通序》:“是故君子厄穷而不閔,荣辱而不苟,乐天知命无怨尤焉。”宋梅尧臣《和谢舍人洊震》:“南阳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行乎患难,无所怨尤;忠直之性,挫而愈厉。”郭小川《秋日谈心》诗:“我们不能有任何怨尤,战士的一生,本来是与各种艰难展开的战斗。”

【视】〔古文〕眡眎《集韻》時利切《韻會》是義切《正韻》時吏切,音嗜。《說文》瞻也。《博雅》明也。《易·履卦》視履考祥。《書·大甲》視遠惟明。又《字彙》看待也。《左傳·成三年》鄭賈人如晉,荀罃善視之。又《博雅》效也。《書·大甲》視乃厥祖。《疏》言當法視其祖而行之。又《小爾雅》比也。《左傳·襄二十七年》季武子使謂叔孫以公命,曰:視邾滕。《註》欲比小國。《禮·檀弓》公室視豐。《疏》言視者不正,相當比擬之辭也。又猶納也。《禮·坊記》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註》不視,猶不納也。又猶敎也。《儀禮·鄕射禮》命釋獲者

【掊】《唐韻》步侯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侯切,音裒。《說文》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史記·封禪書》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後漢·百官志鹽官註》鹽官掊坑而得鹽。又聚斂也。《詩·大雅》曾是掊克。《揚子·方言》深也。《郭璞註》掊克深能。又與裒通。減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古易作掊。又《唐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音浮。亦把也。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引取也。或作捊。又作抱。又《唐韻》方苟切《集韻》《韻會》《正韻》彼口切,音。擊也。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后切,音剖。義同。《莊子·人

【徒】〔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塗。《說文》本作。步行也。《易·賁卦》舍車而徒。又步卒也。《詩·魯頌》公徒三萬。又《爾雅·釋訓》徒輦者也。《疏》會同田獵,人挽輦以徒行也。《詩·小雅》徒御不驚。又《玉篇》衆也。《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前漢·東方朔傳》人至察,則無徒。又《廣韻》空也。《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註》空手執也。又《廣雅》徒,袒也。《史記·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又《正韻》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爲政。又《廣韻》黨也。《張衡·思賦》朋精粹而爲徒。又弟子曰徒。《論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