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乖岂但冯唐老,性癖甘如叔夜慵
诗句 | 读音 |
---|---|
性癖甘如叔夜慵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三鍾 拼音: xìng3gānrúshū yèyōng |
时乖岂但冯唐老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hí guāiqǐ dànféng táng lǎo |
时乖岂但冯唐老,性癖甘如叔夜慵释义
【性】《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正切,音姓。《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是賦命自然。《孝經·說曰》性者,生之質也。若木性則仁,金性則義,火性則禮,水性則知,土性則信。又《通論》性者,生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讀生爲性。《賈疏》性亦訓生,義旣不殊,故後鄭不破之也。又《貉隸註》不生乳。劉音色敬切。又無爲而安行,曰性之。《孟子》堯舜性之也。又姓。又《集韻》新佞切,音胜。心悸也。 《淳曰》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漢典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
【癖】《廣韻》芳辟切《集韻》《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音僻。《玉篇》食不消。《廣韻》腹病。《增韻》瘕癖,腹積聚。《方書》小兒有癖疾,始如錢大,發熱,漸長如龜,如蛇,如猪,肝内有血孔通貫,外有血筋盤固,其筋直通背脊,下與臍相對,有動脉處,爲癖疾之根。《抱朴子極言卷》飲過則成痰癖。又《正字通》嗜好之病。《晉書·杜預傳》臣有左傳癖。《白居易詩》人皆有一癖,我癖在章句。又《廣韻》普擊切《集韻》匹歷切,音霹。義同。
【甘】〔古文〕《唐韻》古三切《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感平聲。《說文》美也。《徐曰》物之甘美者也。《韻會》五味之一。《正韻》甜也。《書·洪範》稼穡作甘。《傳》甘味生于百穀。《詩·衞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禮·月令》中央土,其味甘。又言之悅耳。亦曰甘。《左傳·昭十一年》幣重而言甘。又《詩·衞風》願言思伯,甘心首疾。《傳》甘,厭也。《疏》謂思之不已,乃厭足於心,用是生首疾也。凡人飮食口,甘遂至于厭足,故云:甘,厭也。又《左傳·莊九年》管召,讎也。請受而甘心焉。《註》甘心,言欲快意戮殺之。又《易·臨卦》六三甘
【叔夜】“八士”之一。相传为掌管山泽的官员。参见“叔夏”。典
【慵】《唐韻》蜀容切《集韻》《韻會》常容切,音鱅。《說文》懶也。从心庸聲。zdic.net漢典
【时乖】乖违。《楚辞·王逸<九思·疾世>》:“遵河皋兮周流,路变易兮时乖。”原注:“所志不遇,无所用其志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明杨柔胜《玉环记·继娶团圆》:“贤婿,我年迈时乖,是非颠倒,今日相逢,岂胜惶愧。”汉
【岂但】难道只是;何止。《后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岂但空空无违而已哉!”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岂但江曾决,还思雾一披。”《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龙香道:‘姐姐喜的是吟诗作赋,岂但通文墨而已。’”曹靖华《飞花集·洱海一枝春》:“岂但茶花而已,杜鹃也出色,品种多,花朵大、颜色鲜。”
【冯唐老】冯唐易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