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惠更困穷,先声走豪霸
实惠更困穷,先声走豪霸释义
【实惠】的好处。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无实惠尽是虚桩,充饥画饼诚堪笑。”清李渔《比目鱼·联班》:“拼着些假意虚情,去换他真财实惠。”杨朔《晚凉天》:“这两种人,好比阴阳两极:一个是光明磊落,连生命都不自私;另一个呢,要虚荣,要实惠。”2.有实际的好处。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把钱往大伙手里一分,又稳当,又实惠。”3.讲究、注重实际的好处。《收获》1981年第5期:“苗苗生活的圈子小,心灵没受过污染,等以后,她也会变得实惠起来,庸俗起来。”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困穷】窘迫。《易·繫辞下》:“困穷而通。”《史记·南越列传论》:“伏波困穷,智虑愈殖,因祸为福。”宋陆游《心太平庵》诗:“困穷何足道,持此端可死。”《儒林外史》第三一回:“遇着舍下困穷的亲戚朋友,娄老伯便极力相助。”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典
【先声】谓使人震慑而先发的声威。唐张九龄《勅北庭经略使盖嘉运书》:“先声既振,后殿载扬。凶党闻之,卷甲而遁。”金元好问《送杜招抚归西山》诗:“少日先声慑虎貔,只今骑马欲鷄栖。”清顾炎武《金山》诗:“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花月痕》第四回:“此等乌合之众,大人当以先声夺之。”2.昔日的声望。宋苏轼《送穆越州》诗:“旧政犹传蜀父老,先声已振越溪山。”宋苏辙《送李诚之知瀛州》诗:“春风吹旌旆,先声遍城堡。”3.预兆;前导。鲁迅《准风月谈·喝茶》:“然而我恐怕也正是这牌号就要倒闭的先声。”瞿秋白《赤都心史》三七:“然
【豪霸】1.有钱有势。《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陈州粜米记》:“转过田三叔一人,他是陈州豪霸户,曾将粮米济飢民。”2.指土豪恶霸。秦牧《花城·社稷坛抒情》:“就是号称强盛统一的时代,还是有许多拥兵自重的藩镇,许多专权的贵戚,许多地方的豪霸,在他们的领地里当着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