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宫墙一聚尘,天津晚过客愁新
诗句 | 读音 |
---|---|
天津晚过客愁新 |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tiān jīnwǎnguò kèchóuxīn |
十里宫墙一聚尘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shílǐgōngqiángyī jùchén |
十里宫墙一聚尘,天津晚过客愁新释义
【天津】银河。《楚辞·离骚》:“朝发軔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王逸注:“天津,东极箕斗之閒,汉津也。”唐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诗:“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宋欧阳修《鹊桥仙》词:“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2.指天津桥。唐李白《扶风豪士歌》:“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宋张耒《和周廉彦》:“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緑浮堤。”参见“天津桥”。3.星名。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银河分支处,故称。《晋书·天文志上》:“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一曰天江。”汉
【晚】〔古文〕《唐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音挽。《說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zdic.net漢典
【过客】1.过路的客人;旅客。《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南朝梁何逊《拟轻薄篇》:“乌飞过客尽,雀聚行龙匿。”元宋本《水木清华亭记》:“我犹以近城郭,过客伙,往往闻官府里巷事为可猒,别买小山敖山驛旁,筑亭其上。”吴组缃《山洪》一:“好像遇着一个横强的好汉:两手撑腰,仰面问天,有意伸出一只脚拦住去路,要和这远来的过客闹是寻非。”2.拜访客人。《史记·魏公子列传》:“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3.来客。宋沉括《梦溪补笔谈·异事》:“过客中无朝官,唯有陈秀公时为大理
【愁】《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又《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又《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又《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又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 或書作。
【新】〔古文〕《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音辛。《說文》取木也。又《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又《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又姓。《晉語》新穆子。又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又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又《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又《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
【十】《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宫】《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弓。《說文》室也。从宀,躳省聲。《白虎通》黃帝作宮室,以避寒暑。宮之言中也。《釋名》宮,穹也。屋見垣上穹隆然也。《詩·大雅》雝雝在宮。《周禮·內宰六宮註》婦人稱寢曰宮。宮者,隱蔽之言,天子謂之六寢。又《禮·儒行》儒有一畝之宮。《註》宮,牆垣也。《儀禮·士昏禮》母戒女曰:夙夜無違宮事,古者貴賤所居,皆得稱宮,至秦始定爲至尊所居之稱。又宗廟亦曰宮。《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宮。《孔氏曰》可以奉祭祀曰事,祭必於宗廟曰宮,互見其義也。又學名。《禮·曲禮》諸侯
【墙】俗牆字。
【一聚】聚落。汉王充《论衡·祸虚》:“千人以上,万人以下,计一聚之中,生者百一,死者十九,可谓无道至痛甚矣。”2.一堆。晋葛洪《神仙传·老子》:“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於地,丹书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唐胡曾《鉅桥》诗:“武王兵起无人敌,遂作商郊一聚灰。”宋黄庭坚《过故人东平侯赵景珍墓》诗:“嬋娟去作谁家妾,意气都成一聚尘。”3.一次聚合。《宋书·天文志三》:“太元十九年,义熙三年九月,四星各一聚,而宋有天下。”
【尘】《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塵)〔古文〕尘《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音。埃也。《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又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又明窻塵,丹砂,藥名。《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又《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又《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