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禅扉却破颜

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禅扉却破颜

诗句读音
十年兵火真多事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hí niánbīng huǒ1duō shì
再到禅扉却破颜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zàidàochán fēiquèpò yán

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禅扉却破颜释义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兵火】战争造成的灾火。《汉书·王莽传下》:“衍功侯喜素善卦,莽使筮之,曰:‘忧兵火。’”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三:“兵火有餘烬,贫村纔数家。”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但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2.指战争,战乱。《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清洪昇《长生殿·弹词》:“长安兵火之后,不知光景如何?”茅盾《子夜》十:“现在大局就愈弄愈复杂了。大江的南北都是兵火。”典

【真】同眞。俗字。

【多事】1.多事故;多事变。《庄子·天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汉书·平帝纪》:“分界郡国所属,罢置改易,天下多事,吏不能纪。”唐韩愈《与冯宿论文书》:“近李翱从僕学文,颇有所得。然其人家贫多事,未能卒其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地理》:“今朝廷命帅,举利益二路以付之。万一中国多事,姦雄恃险,无以分制。”清黄遵宪《二十初度》诗:“堕地添丁日,时平万户春。我生遂多事,臣壮不如人。”2.做多余的事,做不应该做的事。《庄子·渔父》:“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

【再】《唐韻》《集韻》《韻會》作代切,音載。《說文》一舉而二也。从冓省。《徐曰》一言舉二也。《玉篇》兩也。《廣韻》重也,仍也。《書·禹謨》朕言不再。《禮·儒行》過言不再。《註》知過則改,故不再也。《左傳·僖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又子例切,音祭。《楚辭·九章》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禅扉】戴叔伦《越溪村居》诗:“年来晚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2.指佛寺之门。清陈维崧《花心动》词:“叩罢禪扉谁应?剩花底经幡,烟中斋磬。”清唐孙华《同宪尹步至虎丘禅院观玉兰花》诗:“觅径入禪扉,幽芬袭几席。”

【却】《唐韻》俗卻字。(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又《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而退之也。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又訛作。

【破颜】笑容;笑。唐宋之问《发端州初入西江》诗:“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宋欧阳修《寄子春发运待制》诗:“广陵花月尝同醉,睢苑风霜暂破颜。”明高启《题<朱达悟传>后》:“世之戚戚计得失,未尝一伸眉破颜者,视达悟为何如哉!”郁达夫《日本竹枝词》之五:“朅来源氏人争説,曾使君王一破颜。”2.谓生气变脸。3.比喻果实成熟或花朵开放。唐鲍防《杂感》诗:“五月荔枝初破颜,朝辞象郡夕函关。”清吴伟业《春日小园即席次白林九明府韵》:“柳因见日频舒眼,花为迎风早破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