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诗句读音
自可持旌麾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zì kěchíjīng huī
十年出幕府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shí niánchūmù fǔ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释义

【自可】可以;自然可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宋叶适《寄吕巽伯换酒亭》诗:“瑯琊初址未完牢,犹倚虚名用我曹。自可全将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2.犹自许。唐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为人魁伟沉塞,以武勇游仕许汴之间,寡言自可,不与人交,众推以为鉅人长者。”

【持】《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又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又《正韻》知切,音馳。義同。又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旌麾】麾”。1.帅旗。《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大破遂军,得其旌麾。”《梁书·武帝纪上》:“旍麾所指,威稜无外。”唐卢象《送赵都护赴安西》诗:“下客候旌麾,元戎復在斯。”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一:“凡二公旌麾所驻,盗贼为之潜踪。”2.泛指旗帜。《旧唐书·封常清传》:“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旌麾。”宋王安石《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诗:“关吏相呼迎印綬,里儿争出望旌麾。”姚椿《题<杜陆两家诗集>》诗:“旌麾坚梁垒,金鼓扫秦缶。”3.借指征战;战乱。三国魏曹植《离思赋》:“欲毕力於旌麾,将何心而远之。”唐虞世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

【幕府】1.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魏书·崔休传》:“幕府多事,辞讼盈几。”宋王安石《和蔡副枢贺平戎庆捷》诗:“幕府上功联旧伐,朝廷称庆具新仪。”《老残游记》第三回:“幕府人才济济,凡有所闻的,无不罗致於此了。”参见“莫府”。2.借指将帅。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奉汉威灵,折衝宇宙。”《周书·文帝纪上》:“清水公贺拔岳,勋德隆重,兴亡攸寄,欢好乱乐祸,深相忌毒,乃与侯莫、陈悦阴图陷害。幕府以受律专征,便即讨戮。”宋张孝祥《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