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窘笔力,但咏秋月寒
诗人窘笔力,但咏秋月寒释义
【诗人】诗经》的作者。《楚辞·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託志乎素餐。”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范鲁公戒子孙诗,其略曰:‘……《相鼠》尚有礼,宜鉴诗人刺。’”2.写诗的作家。汉扬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唐白居易《马上作》诗:“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明黄淳耀《马巽甫<游横山记>序》:“昔陶徵士作《桃花源记》,后世诗人如摩詰、昌黎、梦得、圣俞诸公,皆形之咏歌,以为神仙。”孙犁《秀露集·关于诗》:“这包括诗人的‘志’,即思想或见解。”
【窘】《唐韻》渠隕切《集韻》《韻會》巨隕切,君上聲。窮迫也,急也,困也。又仍也。《詩·小雅》又窘隂雨。《毛註》困也。《鄭註》仍也。《莊子·列禦》困窘織屨。又《集韻》巨畏切,音。又具運切,音郡。義同。又《集韻》與僒通。《賈誼·鵩賦》僒若囚拘。又《博雅》窘,也。
【笔力】1.字、画、文章在笔法上表现的气势和力量。《南齐书·王僧虔传》:“其论书曰……孔琳之书,天然放纵,极有笔力,规矩恐在羊欣后。”《陈书·文学传·杜之伟》:“僕射徐勉尝见其文,重其有笔力。”清秦笃辉《平书·文艺篇上》:“昌黎《答崔立之书》,末段亦仿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但其笔力豪迈,透出其上。”《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个人,彷彿列子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笔力甚为遒劲。”《花城》1981年第1期:“都是一些有大笔力的诗人写的诗,但是没有一首像张继《枫桥夜泊》那样广为流传。”2.写作能力。宋范仲淹
【但】《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誕。徒也,凡也。又空也。《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又語辭。猶言特也,也。通作亶。詳前亶字註。又與誕通。《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註》但,詐也。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遼史》作馬。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義同。又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
【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泳。《說文》本作詠,歌也。《前漢·東方朔傳》彈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風。《禮·文王世子》適饌省醴,養老之珍具,遂發咏焉。《註》發咏,謂以樂納之。又《集韻》或作永。《詩·魏風》誰之永號。《釋文》作咏。○按《玉篇》《廣韻》諸書本作咏。《字彙》作咏,从二水,附六畫,非,今攺正。咏字右从二水作,不从永。(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泳。《說文》歌也。《玉篇》長言也。《增韻》詠歌謳吟也。《書·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傳》以合詠歌之聲也。《爾雅序》敘詩人
【秋月】秋夜的月亮。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清陆圻《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殷夫《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裕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汉
【寒】〔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韓。《說文》東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又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