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既已浊,不可自言清
世人既已浊,不可自言清释义
【世人】1.世间的人;一般的人。《楚辞·渔父》:“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唐李颀《古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红楼梦》第五二回:“世人都説,世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説,不当信。”老舍《四世同堂》五二:“牛教授若是肯就职,那就即使是出于不得已,也会被世人笑骂。”2.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僧侣”相对。《无量寿经》卷下:“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
【既已】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晋陆机《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宋欧阳修《时论·塞垣》:“近世晋高祖建义并门,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幽、蓟、山后诸郡为邪律之寿。”3.既然已经。宋苏轼《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孔夫子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
【浊】《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角切,音濯。水名。《說文》水出齊郡屬嬀山。又《括地志》濁水,源出蒲州解縣東北平地。又《水經注》濁水,上承雲陽縣東大黑泉。又《水經注》南昌有濁水。又水不淸也。《詩·邶風》涇以渭濁。又星名。《爾雅·釋天》濁謂之畢。《史記·律書》濁者,觸也。又姓。《史記·貨殖傳》濁氏連騎。又《集韻》竹角切,音斲。人名。《史記·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顏濁鄒家。又《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ZDIC.NET汉典
【不可】不可能。《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三国魏嵇康《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前蜀韦庄《章台夜思》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迴。”沈从文《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爸爸十岁的时候,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2.不答应;不准许。《穀梁传·昭公三十一年》:“晋侯使荀櫟唁公於乾侯。唁公不得入於鲁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意如也。’”范宁注:“言己已告鲁求纳君,唯意如不肯。”《史记·刺客列传》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言】〔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