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上九不行,回身避机穽

十上九不行,回身避机穽

诗句读音
回身避机穽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huí shēnbìjī jǐng
十上九不行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shí shàngjiǔbù|fǒuháng|xíng

十上九不行,回身避机穽释义

【回身】。汉傅毅《舞赋》:“迴身还入,迫於急节。”晋孙绰《情人碧玉歌》:“感郎不羞赧,迴身就郎抱。”洪深《申屠氏》第二本:“那婢子十分羞惭,回身朝墙,藏了脸。”

【机穽】1.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有一穷鸟,戢翼原野。罼网加上,机穽在下。”李贤注:“机,捕兽机槛也。穽,穿地陷兽。”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逸麟逍遥大荒之表,故无机穽之祸。”宋秦观《盗贼上》:“故捕虎之术,必先设机穽,旁置网罟。”2.比喻险境或坑害人的圈套。宋苏舜钦《依韵和王景章见寄》:“世间机穽知难避,往者图书可自箴。”明杨珽《龙膏记·修郄》:“生平笑里藏机穽,么么小辈敢相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夫人心叵测,险於山川;机穽万端,由斯隐伏。”

【十上】书言事。《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説秦惠王……説秦王书十上而説不行。”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仰长安而就日,赴帝乡以望云。虽文闕三冬,而书劳十上。”唐韩愈《县斋有怀》诗:“虽免十上劳,何能一战霸。”唐贾岛《即事》诗:“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徵。”

【九】《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音久。數也。《說文》陽之變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又算法曰九九。《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註》若今九章算法。又《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又《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又九之爲言多也。《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