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渐渍久,妇女见闻殊
诗句 | 读音 |
---|---|
诗书渐渍久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四十四有 拼音: shī shūjiān zìjiǔ |
妇女见闻殊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虞 拼音: fùnǚ|rǔjiàn wénshū |
诗书渐渍久,妇女见闻殊释义
【诗书】1.《诗经》和《尚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2.泛指书籍。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潘华自恃家富,不习诗书,不务生理,专一闝赌为事。”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松赞干布爱好汉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3.诗作和书法。《宋书·谢灵运传》:“灵运诗书皆兼独絶,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4.诗作和书信。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
【渐渍】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史记·礼书》:“而况中庸以下,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乎?”三国吴韦曜《博奕论》:“渐渍德义之渊,栖迟道艺之域。”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未尝不以前古圣人之至德要道,可行於当今之世者,使巩薰蒸渐渍,忽不自知其益,而及於中庸之门户。”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奈魏日以微言相渐渍,福惑焉,直以己意告母。”李大钊《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这种求真的态度,熏陶渐渍,深入于人的心性,则可造成一种认真的习性。”
【久】《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又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又《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又《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又《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
【妇】〔古文〕《唐韻》房九切《集韻》《韻會》扶缶切《正韻》房缶切,音阜。《說文》服也。《爾雅·釋親》子之妻爲婦。又女子已嫁曰婦。婦之言服也,服事於夫也。《禮·昏義》婦人先嫁,三月敎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又《郊特牲》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又冢婦、長婦、介婦,衆婦也。見《內則》。又嬪婦,化治絲枲。見《周禮·天官》。又世婦,后宮官,所謂二十七世婦也。又屬婦,婦之窮獨,當聯屬者。《書·梓材》至于屬婦。又嫠婦,寡婦也。《蘇軾·赤壁賦》泣孤舟之嫠婦。又好貌。《荀子·樂論篇》其容婦。又物類之隂者亦曰
【女】〔古文〕《唐韻》《正韻》尼呂切《集韻》《韻會》碾與切,茹上聲。《博雅》女,如也。言如男子之敎,人之陽曰男,隂曰女。《易·繫辭》坤道成女。《詩·小雅》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禮·內則》女子生,設帨於門右。《淮南子·地形訓》土地各以類生,澤氣生女。又已嫁曰婦,未字曰女。《禮·曾子問》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又星名。須女四星,主布帛,爲珍寶藏,一名婺女。十二月旦在北,二月旦中。又織女三星,天女也,主苽果絲帛,見《星經》。又水名。《山海經》嶧臯之山,其水出焉,東流注于激女之水。又女,九天
【见闻】1.耳闻目睹。晋葛洪《抱朴子·论仙》:“非得道者,安能见闻,而儒墨之家,知此不可以为训,故终不言其有焉。”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齐王张令公外传》:“今之所书,盖史传之外见闻遗事尔。”瞿秋白《饿乡纪程》二:“我单就见闻所及以至于亲自参与的中国垂死的家族制度之一种社会现象而论。”2.指看到和听到的事物。《东观汉记·马严传》:“肃宗初立,汲汲欲知下情引纳,敕严有所见闻輒言。”清方朝《藐姑山》诗:“日月愁关锁,风雷乱见闻。”巴金《军长的心》三:“等到他坐下以后,我便对他谈起这一天的见闻和印象来。”3.知识,经
【殊】《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音殳。《說文》死也。漢令曰:蠻夷長有罪,當殊之。《莊子·在宥篇》殊死者相望也。《註》廣雅曰:殊,斷也。司馬云決也。一曰誅也。《字林》云死也。《前漢·宣帝詔》赦殊死以下。又絕也。《前漢·宣帝詔》骨肉之親,粲而不殊。《師古註》粲,明也。殊,絕也。明於仁恩,不離絕也。《前漢·韓信傳》軍皆殊死戰。《師古註》殊,絕也。謂決意必死。又斷絕也。《左傳·昭二十三年》斷其後之木而弗殊。又傷而未絕也。《史記·蘇秦傳》齊大夫與蘇秦爭寵,使人刺蘇秦,不死,殊而走。又別也,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