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诗句读音
幽贞谢浮俗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入三燭
拼音: yōu zhēnxièfúsú
十翼有格言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í yìyǒu|yòugé yán

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释义

【幽贞】《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后多以“幽贞”指隐士。南朝宋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唐韩愈《复志赋》:“假大龟以视兆兮,求幽贞之所庐。”清刘大櫆《方府君墓志铭》:“近代以来,贵禄仕而贱幽贞。”2.指高洁坚贞的节操。清张之洞《读史绝句》:“伯玉幽贞孤竹咏,延清鯁直老松诗。”

【谢】《唐韻》辭夜切《集韻》《韻會》《正韻》詞夜切,音榭。《說文》辭去也。《廣雅》去也。《楚辭·九章》願歲幷謝與長友兮。《註》謝,去也。又《正韻》絕也。《史記·儒林傳》謝絕賔客。又《增韻》退也,衰也,彫落也。《南史·範縝傳》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減。《淮南子·兵略訓》若春秋有代謝。又《類篇》告也。《前漢·餘傳》厮養卒謝其舍。《晉灼註》以辭相告曰謝。又《韻會》拜賜曰謝。《前漢·張安世傳》安世嘗有引薦,其人來謝。安世以爲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又《正字通》自以爲過曰謝。《禮·檀弓》從而謝焉。《史記·項羽紀》旦日不可不蚤

【浮】《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又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又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又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又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又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又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又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又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又《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

【俗】〔古文〕圱《唐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續。習也。上所化曰風,下所習曰俗。《釋名》俗,欲也,俗人所欲也。《禮·曲禮》禮從宜,使從俗。又《周禮·天官》八則治都鄙,六曰禮俗,以馭其民。又不雅曰俗。《黃庭堅曰》士俗不可醫。或問不俗之狀,庭堅曰:難言也。視其平居,無以異於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 《說文》从人,谷聲。《徐曰》俗之言續也。轉相習也。漢典考證:〔相如上林賦徼受屈。〕 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虚賦。 考證:〔相如上林賦徼受屈。〕 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虚賦。

【十翼】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十篇,相传为孔子所作,总称“十翼”。翼,辅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於是《易》张十翼,《书》标七观。”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若夫龙出於河,则八卦宣其象;麟伤於泽,则十翼彰其用。”章炳麟《四惑论》:“《传》(《易传》)曰:‘蛊者事也。’伏曼容曰:‘蛊,惑乱也。万事从惑而起,故以蛊为事。二经、十翼,可贵者此四字耳。’”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格言】意义可为准则的话。《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南朝梁沉约《奏弹王源》:“且非我族类,往哲格言,薰不蕕杂,闻之前典。”宋司马光《河间献王赞》:“周室衰,道德坏……重以暴秦害圣典,疾格言,燔诗书,屠术士。”朱自清《论标语口号》:“格言偏重个人的修养,名言的作用似乎广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