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注释版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zhān)暖,我与狸(lí)奴不出门。
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蛮毡:中国西南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毛毡,宋时已有生产。狸奴:指生活中被人们驯化而来的猫的昵称。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shù)轮台。
僵卧: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思:想着,想到。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夜阑(lán)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阑:夜深。风吹雨:风雨交加。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注释版相关古诗注释
雪晓清笳(jiā)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雪晓:下雪的早晨。笳:古代号角一类的军乐。清笳,清凉的胡笳声。无声:古代夜行军,令士卒口中衔枚,…
莫笑农家腊(là)酒浑(hún),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疑无路,…
闻道梅花坼(chè)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闻道:听说。坼: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雪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何方:有什么办法。千亿:…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
雪晓清笳(jiā)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雪晓:下雪的早晨。笳:古代号角一类的军乐。清笳,清凉的胡笳声。无声:古代夜行军,令士卒口中衔枚,…
红酥(sū)手,黄縢(tén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黄縢:酒名。或作“黄藤”。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因此有宫墙。离索:…
驿(yì)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zhuó)风和雨。 驿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jì),艾束著(zhù)危冠。粽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 旧俗方储药,羸(…
湓(pén)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liǎo),映一蓑新绿。 湓口:古城名。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汉初灌婴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改浔阳…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幅巾:用一幅丝巾束发。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宝钗(chāi)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lǚ)衣宽睡髻(jì)偏。 宝钗楼:泛指女子所居的楼阁,取其字面的华美。沉烟:香燃烧时的香烟。此指沉香。金缕衣:…
宝钗(chāi)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lǚ)衣宽睡髻(jì)偏。 宝钗楼:泛指女子所居的楼阁,取其字面的华美。沉烟:香燃烧时的香烟。此指沉香。金缕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