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资生,至哉化光

是以资生,至哉化光

诗句读音
至哉化光平仄:仄 平 平 平
拼音: zhìzāihuà guāng
是以资生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ìyǐzī shēng

是以资生,至哉化光释义

【至】〔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又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又《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又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

【化光】光大。《易·坤》:“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孔颖达疏:“言含养万物而德化光大也。”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治博化光,民阜财盛,班白行謡,清綺高咏。”典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资生】赖以生长;赖以为生。《易·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孔颖达疏:“万物资生者,言万物资地而生。”《文选·束晳<补亡诗>之五》:“资生仰化,于何不养。”李善注:“资,取也。言取生者,皆仰德而化也。”明孙仁孺《东郭记·则将搂之乎》:“男儿苦没资生策,长啸尘中何处求?”2.谓有助于国计民生。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纵令先民典记非资生之急务,契券簿録为今人所必用者,亦可瞀然不解乎?”3.指经济。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吾中国之治西学者固微矣,其译出各书,偏重於兵学、艺学,而政治、资生等本原之学,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