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
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释义
【启】《唐韻》康禮切《集韻》《韻會》遣禮切《正韻》祛禮切,音棨。《說文》開也。从戶从口。《玉篇》書曰启明,本亦作啓。又《爾雅·釋天》明星謂之启明。《註》太白星也。晨見東方爲启明,昏見西方爲太白。○按《詩·小雅》作啓明。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
【促】《唐韻》七玉切《集韻》《韻會》趨玉切,音趗。迫也,近也,密也。又局促小,貌。《李白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又刺促。《晉書·潘岳傳》閣道謠曰:和嶠刺促不得休。《註》受役於世也。又與趣同。
【精悍】1.精明强干。《汉书·儒林传·韩婴》:“婴尝与董仲舒论於上前,其人精悍,处事分明,仲舒不能难也。”宋苏轼《方山子传》:“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於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清龚自珍《<江南生橐笔集>序》:“窃闻其为人,取於所主甚介,谈笑精悍,指示曲折,义辞甚辨明。”鲁迅《故事新编·非攻》:“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2.精强勇猛。《后汉书·郑太传》:“山东之士,素乏精悍。”李贤注:“悍,勇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朱自清《闻
【士卒】甲士和步卒。后泛指士兵。《管子·立政》:“兼爱之説胜,则士卒不战。”《后汉书·皇甫嵩传》:“嵩温卹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军中皆曰,此军司徒所树,必择其骨肉为士卒所慕赖者付之。”《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披坚执鋭,临难不顾,身先士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位大帅因为办过军务,与士卒同过甘苦,所以除了这班戈什哈之外,无论何等兵丁的説话,都信是真的。”
【辑】《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音集。《說文》車和輯也。《六書故》合材爲車咸相得謂之輯。又《玉篇》和也。《正韻》睦也。《書·湯誓》輯寧爾邦家。又吐辭和好曰輯。《詩·大雅》辭之輯矣。又顏色和柔亦曰輯。《詩·大雅》輯柔爾顏。又斂也。《書·舜典》輯五瑞。《禮·檀弓》蒙袂輯屨。《註》力憊不能斂屨也。又與集通。《前漢·郊祀歌》澤汪濊,輯萬國。又與楫通。《前漢·兒寬傳》統楫羣元。《註》楫,聚也。當作輯。又《公孫弘傳》發輯濯士。《註》輯,本從木,其音同耳。又與揖通。《晉語》君輯大夫就車。《註》輯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