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座双峰古,云泉九曲深
诗句 | 读音 |
---|---|
云泉九曲深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yún quánjiǔ qǔshēn |
石座双峰古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十姥 拼音: shí|dàn4shuāng13 |
石座双峰古,云泉九曲深释义
【云泉】1.瀑布,山泉。唐沉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扈从出西岳作》诗:“云泉纷乱瀑,天磴矻横抱。”唐韦应物《云阳馆怀谷口》诗:“云泉非所濯,萝月不可援。”2.白云清泉。借指胜景。唐白居易《偶吟》之一:“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龙门数度游。”唐康骈《剧谈录·白傅乘舟》:“白尚书为少傅,分务洛师,每有云泉胜境,靡不追游。”宋司马光《重经车辋谷》诗:“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九曲】1.迂回曲折。汉王褒《九怀·危俊》:“径岱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牵牛。”唐卢纶《送郭判官赴振武》诗:“黄河九曲流,繚绕古边州。”明唐寅《金粉福地赋》:“三重银户,入九曲之摩尼。”摩尼,梵语“宝珠”的译名。2.指黄河。因其河道曲折,故称。唐黄滔《融结为河岳赋》:“三门九曲,竞呈昇没之源;太华维嵩,交闢奔衝之路。”唐齐己《潇湘二十韵》:“对兹伤九曲,含浊出崑崙。”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风涛何处显?则除是此地偏。”清孔尚任《桃花扇·劫宝》:“九曲天险,只用莲舟荡漾。”3.指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宋朱熹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
【石】〔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又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又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又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又量名。十斗
【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坐。《玉篇》牀座也。《集韻》坐具。《李嘺讓地官尚書表》八座樞機,五曹要劇。又《韻會》通作坐。《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法坐,王聽朝處。《後漢·孔融傳》坐上客常滿。
【双】《韻會》雙,俗作双,非。(雙)《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又《玉篇》兩也。《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又《玉篇》偶也。《詩·齊風》冠綏雙止。《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又獸名。《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又鳥名。《公羊傳·宣五年》其諸
【峰】《集韻》同峯。
【古】〔古文〕《唐韻》《集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又《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又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又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