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还旧物归,岂学孤注掷
收还旧物归,岂学孤注掷释义
【岂】《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說文》還師振旅樂也。又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又《集韻》《正韻》可亥切,音鎧。與凱愷通。軍勝之樂也。又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 《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漢典考證:〔《說文》還師振樂也。〕 謹照原文振下增旅字。 考證:
【学】《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鷽。《說文》覺悟也,本作斆,篆作學。《增韻》受敎傳業曰學。朱子曰:學之爲言效也。《詩·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書·說命》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禮·學記》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又學校,庠序總名。《禮·王制》天子命之敎,然後爲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又姓。見《姓苑》。又叶許旣切,音戲。《前漢·匡張孔馬敘傳》樂安裒裒,古之文學。叶下司,司音細。又叶後
【孤注】所有的钱并作一次赌注。比喻仅存的可资凭借的事物。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王钦若﹞数乘间言於上曰:‘澶渊之役,準以陛下为孤注与敌博耳。’”王闿运《与曾侍郎言兵事书》:“犹将回翔厉兵,孤注决胜,明示必死。”柳亚子《吊鉴湖秋女士》诗:“已拚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万方。”王统照《搅天风雪梦牢骚》:“二百二十吊不卖的猪从春初喂起,这是一年的最后孤注了。”2.指赌博时输者所押的零星赌注。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博者以胜彩累注数者至乘。败者唯有畸零,不累注数,谓之孤注。”
【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隻切,音躑。讀若呈入聲。投也,振也。《增韻》拋也,掉也。與擿同。《晉書·孫綽傳》嘗作天台山賦,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杜牧·阿房宮賦》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弃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收】〔古文〕《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还】《篇海類編》音浮。又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又《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又《灌嬰傳》還定三秦。又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又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
【旧物】指旧日的典章制度。《左传·哀公元年》:“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唐柳宗元《贞符》:“其后有贤帝曰光武,克绥天下,復承旧物。”2.引申指国家旧有的基业。明史可法《复摄政睿亲王书》:“甚至如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灵武,议者疵之,亦未尝不许以行权,幸其光復旧物也。”3.先人的遗物;原来所有之物。《晋书·王献之传》:“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羣偷惊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灵牀上屏风,平生旧物。”唐李白《去妇词》:“以此顦顇颜,空持旧物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