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爵执爵,多福以膺

受爵执爵,多福以膺

诗句读音
多福以膺平仄: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六蒸
拼音: duō fúyǐyīng
受爵执爵平仄:仄 平 平 平
韵脚:入十八藥
拼音: shòu jué2zhí

受爵执爵,多福以膺释义

【多福】1.多福分;多幸福。《书·毕命》:“予小子永膺多福。”《诗·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汉班固《东都赋》:“猗歟缉熙,允怀多福。”晋陆机《五等论》:“经始权其多福,虑终取其少祸。”郭小川《登九山》诗:“高亢的豫剧腔呵,表不尽这代人的多福多寿。”2.旧时常以“多福”、“多寿”、“多男”作祝颂之词。参见“三多”。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膺】〔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於陵切,音應。《說文》胷也。《史記·趙世家》大膺,大胷,修下而馮。又《爾雅·釋言》親也。《禮·少儀》執箕膺擖。《註》膺,親也。又《正韻》當也。《書·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傳》膺,當也。又受也。《楚辭·天問》撰體協脅。鹿何膺之。《註》膺,受也。又《韻會》馬帶也。《詩·秦風》虎韔鏤膺。《傳》膺,馬帶也。又《大雅》鉤膺濯濯。《傳》鉤膺,樊纓也。又《增韻》擊也。又《集韻》於證切,英去聲。胷也。《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釋文》徐邈讀。又《釋名》膺,壅也。氣所

【受爵】爵。爵,古代酒器。因亦以受爵指饮酒。《周礼·天官·小宰》:“凡賔客賛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丧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2.接受爵位。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晋左思《咏史》诗之一:“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清史稿·世祖纪二》:“戊戌,郑成功不受爵,优諭答之。”

【爵】〔古文〕《唐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雀。《說文》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飮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字彙》取其能飛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埤雅》一升曰爵。亦取其鳴節,以戒荒淫。《詩·小雅》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又酌彼康爵。鄭箋康虚也。又《禮記·投壷》正爵旣行,請立馬。又《儀禮·鄕飮酒禮》揖讓如初,升乃羞無算爵。又《玉篇》竹器,所以酌酒也。又《集韻》爵位也。《廣韻》封也。殷爵三等。周爵五等。三等法三光也。五等法五行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馭羣臣,一曰爵。《註

【执】《唐韻》《集韻》《韻會》之入切《正韻》質入切,音汁。守也,持也。《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又處也。《禮·樂記》師乙曰:請誦其所聞,吾子自執焉。又塞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子玉使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聞執讒慝之口。又父之友曰執友。《禮·曲禮》見父之執,不問不敢對。《後漢·馬援傳》援爲梁松父執,松貴拜援牀下,援不之答。又捕也。《禮·檀弓》肆諸市朝,而妻妾執。《孟子》執之而已。又姓。又執失代,三字姓。又與慹同。《前漢·朱博傳》豪强執服。《註》謂畏威懾服也。 本作,省作執。亦作瓡。漢典考證:〔《書·大禹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