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藤轻屦藓衣并,路过危峰截杳冥
| 诗句 | 读音 |
|---|---|
| 瘦藤轻屦藓衣并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shòuténgqīngjùxiǎnyībìng|bīng |
| 路过危峰截杳冥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lù guòwēi1jiéyǎo míng |
瘦藤轻屦藓衣并,路过危峰截杳冥释义
【瘦】《廣韻》所祐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救切。同。臞也。又《集韻》疎鳩切,音。瘠也。《揚子·太經》山殺瘦。
【藤】《唐韻》《正韻》徒登切,音騰。《說文》藟也。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又《集韻》苰藤,草名。胡麻也。又州名。《韻會》隋攺永平州爲藤州。《唐書·李嗣眞傳》來俊臣獄興,嗣眞上書,流藤州。
【轻】〔古文〕《廣韻》去盈切《集韻》《韻會》牽盈切《正韻》丘京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又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又《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藓】《唐韻》息淺切,音癬。苔蘚也。《本草》屋遊,一名瓦蘚。又《述異記》苔草亦呼宣蘚。《韻會》蘚,垣衣。一曰白草名。
【路过】途中经过。宋苏辙《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之四:“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前年进京时,路过上海。”赵树理《杨老太爷》:“村长问他说:‘你是请假回来看看呀,还是出差路过回来看看?’”
【危】〔古文〕《唐韻》魚爲切《集韻》《韻會》虞爲切,僞平聲。《說文》在高而懼也。从厃,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徐曰》孝經,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故从卪。《玉篇》不安貌。《廣韻》疾也。隤也,不正也。又《禮·儒行》有比黨而危之者。《註》危,欲毁害之也。又屋棟上也。《禮·喪大記》升自東榮,中屋履危。《疏》踐履屋棟高危處。又《韻會》宿名。三星。《左傳·襄二十八年註》武之宿,虛危之星。又《書·禹貢》三危旣宅。《韻會》三峗,山名。通作危。漢典考證:〔升自東榮,中屋危。〕 謹照禮記原文,危上增履字。 考證:〔升自東榮,中屋危。
【峰】《集韻》同峯。
【截】《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昨結切。與擮同。《說文》斷也。《宋太祖實錄》所過池苑,多令衞士射雕截柳。又截截,辯給貌。《書·秦誓》惟截截善諞言。
【杳冥】1.指天空,高远之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凤凰上击九千里,絶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唐魏朴《和皮日休悼鹤》:“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清卓尔堪《雪窦》诗:“拾级凌千仞,身疑入杳冥。”2.阴暗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奇幻儵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吕延济注:“杳冥,阴暗貌。”三国魏曹丕《感物赋》:“瞻玄云之蓊鬱,仰沉阴之杳冥。”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下一岭,丛山杳冥中,得村家。”3.犹渺茫。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胶水》:“北眺巨海,杳冥无际,天际两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