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翠扫半天馀,遥想岷峨霁雪初
| 诗句 | 读音 |
|---|---|
| 双峰翠扫半天馀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uāng1cuìsǎo|sàobàn tiān |
| 遥想岷峨霁雪初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九魚 拼音: yáo xiǎngmín éjì xuěchū |
双峰翠扫半天馀,遥想岷峨霁雪初释义
【双】《韻會》雙,俗作双,非。(雙)《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又《玉篇》兩也。《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又《玉篇》偶也。《詩·齊風》冠綏雙止。《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又獸名。《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又鳥名。《公羊傳·宣五年》其諸
【峰】《集韻》同峯。
【翠】《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又《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又《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又姓。《急就
【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弃也,拚除也。《詩·大雅》洒掃廷內。又鬧掃,髻名。《三夢記》鬧掃,猶盤雅墮馬之類也。唐詩云:還梳鬧掃學宮妝。又《唐韻》《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譟。義同。《論語》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 本作埽。又與騷通。別詳土部,馬部。
【半天】天。《宋书·天文志二》:“﹝晋穆帝升平二年﹞十二月,枉矢自东南流于西北,其长半天。”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彭莹玉》:“一夕夜雪,见寺东约二十里,红燄半天。”鲁迅《故事新编·出关》:“窗外起了一阵风,括上黄尘来,遮得半天暗。”2.半空中。《南史·梁武帝纪下》:“及崔慧景之逼,长沙宣武王入援,至城,梦乘马飞半天而坠。”宋杨万里《游蒲涧呈周帅蔡漕张舶》诗:“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西游记》第九二回:“此时约有三更时候,半天中月明如昼。”3.白天的一半。老舍《骆驼祥子》一:“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
【遥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回想。晋孙绰《游天台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晋陶潜《游斜川》诗序:“遥想灵山,有爱嘉名。”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元刘因《经古城》诗:“遥想豪杰场,抚已增慨然。”《新华文摘》1983年第3期:“遥想一九七六年的金秋,我那时曾是多么稚气和天真。”
【岷峨】和峨眉山的并称。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沅澧,山通岷峨,襟带百县,縈抱七州。”《周书·静帝纪》:“虽復岷峨投袂,翻成陵夺之威;漳滏勤王,无救宗周之殞。”2.特指峨眉山。以其在岷山之南,故称。唐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廻首岷峨半天黑,传觴接膝何由得。”宋苏轼《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清姚鼐《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一说岷为青城山;峨为峨眉山。
【霁雪】雪止放晴。明陈子龙《饮徐文在山亭》诗:“霽雪峨峨照春海,轻风裊裊吹芳林。”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冬天早晨,霁雪时在窗下作画。”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