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利如割,霜叶净如扫,正当十月时,我行山阴道
诗句 | 读音 |
---|---|
霜风利如割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入十二曷 拼音: shuāng fēng4rúgē |
霜叶净如扫 |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shuāng yèjìng|chēngrúsǎo|sào |
正当十月时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zhèng dāngshíyuèshí |
我行山阴道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wǒ xíngshān yīn dào |
霜风利如割,霜叶净如扫,正当十月时,我行山阴道释义
【霜风】。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宋柳永《八声甘州》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三折:“断不了你那章臺上霜风淅淅,渭城边烟雨霏霏。”2.指严明的风纪。南朝梁何逊《七召·治化》:“政德洽於霜风,教义穷於足跡。”
【利】〔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音詈。《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又《廣韻》吉也,宜也。《易·賁卦》利有攸往。又私利也。《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又《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註》利猶貪也。又《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註》利,滑密也。又州名。《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又姓。《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又《韻補
【割】〔古文〕《唐韻》古達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曷切,音葛。《說文》剝也。从刀,害聲。《爾雅·釋詁》割,裂也。《疏》謂以刀裂之也。《玉篇》截也。《禮·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天子袒而割牲。《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又《前漢·揚雄傳》東方朔割名於細君。《註》師古曰:割,損也。又《廣韻》害也。《書·堯典》洪水方割。《大誥》天降割于我家。又分也。《杜甫·望嶽詩》造物鍾神秀,隂陽割昏曉。《註》言崑崙山日月相隱避爲光明。割者,分也。又叶吉列切,音孑。《韓愈·張徹墓誌銘》世顧慕以行,子揭揭也。噎喑以爲生
【霜叶】的叶子。《魏书·田益宗传》:“霜叶将沦,非劲飈无以速其籜。”宋苏轼《谒金门·秋兴》词:“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霜叶微黄石骨青,孤吟自怪太零丁。”2.特指经霜变红的枫叶。唐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花。”宋张抡《朝中措·渔父》词之五:“松江西畔水连空,霜叶舞丹枫。”元萨都剌《寓栖云》诗:“最怜八月江南好,老雁叫云霜叶红。”明刘基《仍用韵酬衍上人》之二:“有情霜叶欺花貌,无用风荷象客衣。”
【净】《唐韻》楚耕切《集韻》初耕切,音琤。冷貌。
【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弃也,拚除也。《詩·大雅》洒掃廷內。又鬧掃,髻名。《三夢記》鬧掃,猶盤雅墮馬之類也。唐詩云:還梳鬧掃學宮妝。又《唐韻》《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譟。義同。《論語》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 本作埽。又與騷通。別詳土部,馬部。
【正当】1.正相当;正相称。《易·否》:“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可这里,有个妇女,也是贵乡人,年貌与兄正当,小可欲将他来奉仁兄箕箒,意下如何?”2.谓正处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汉董仲舒《庙殿火灾对》:“阶下正当大敝之后,又遭重难之时,甚可忧也。”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诗:“正当海宴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明刘基《咏史》:“相得民心思汉日,正当杨子剧秦时。”杨朔《海市》:“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于今正当盛夏,岂不空想。”1.正确切当。宋陈亮《与周参政书》:“﹝叶衡、
【十】《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
【我行】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雷横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晁盖!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山阴道】徽之访戴逵事,以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或惜别之情。唐杜甫《舟中夜雪怀卢十四侍御弟》诗:“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宋王沂孙《齐天乐·赠秋厓道人西归》词:“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江南恨切,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闋?”参见“山阴乘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