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清水落年华晚,月黑枭鸣夜漏长

霜清水落年华晚,月黑枭鸣夜漏长

诗句读音
霜清水落年华晚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二十阮
拼音: shuāngqīng shuǐluò niánhuá|huà|huāwǎn
月黑枭鸣夜漏长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uè1xiāo míngyè lòucháng|zhǎng

霜清水落年华晚,月黑枭鸣夜漏长释义

【霜】《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驦。《玉篇》露凝也。《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秦風》白露爲霜。又《字彙補》國名。《西域記》屈霜國。又姓。見《姓苑》。又《正字通》歷年曰霜。《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又《集韻》《類篇》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清水】1.澄澈的水;白水。《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三国魏曹丕《杂诗》之一:“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原来那瓶子里,全是一瓶一瓶的清水。”《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送儿去当太平军》:“寧愿在家喝清水,莫让儿女当清兵。”2.喻洁净的地方。巴金《家》十四:“我常常想,还是趁早走罢,清水住过了,还来住浑水,太不值得。”3.谓物品质量纯净无杂。《元典章·工部一·缎匹》:“织造稀疎狭布,不堪用度,今后选拣堪中丝绵,须要清水夹密……并无药丝绵,中副布疋,方许货卖

【落年】终年,卒年。宋罗泌《路史·后纪七·小昊》:“小昊青阳氏……在位八十有四载,落年一百有一。”

【华】〔古文〕《唐韻》戸花切《集韻》胡瓜切,音划。《書·舜典》重華協于帝。《傳》華謂文德。又《禮·檀弓》華而睆。《疏》凡繪畫,五色必有光華,故曰華畫也。又《廣韻》草盛也。又粉也。《曹植·洛神賦》鉛華弗御。又髮白也。《後漢·陳蕃傳》蹇諤之操,華首彌固。又華林,園名。《魏志》芳林園卽今華林園。又地名。《戰國策》說趙王于華屋之下。《史記·秦本紀註》華陽,地名。《吳志·孫皓傳》皓舉大衆出華里。又《水經注》河水東南徑華池。又華表。《古今註》堯設誹謗木,今之華表。又星名。《晉書·天文志》大帝九星曰華蓋。又《韻會》胡化切,音

【晚】〔古文〕《唐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音挽。《說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zdic.net漢典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黑】《唐韻》呼北切《集韻》《韻會》《正韻》迄得切,音潶。《說文》火所熏之色也。韓康伯曰:北方隂色。《釋名》黑,晦也。如晦冥時色也。《易·說卦》坤其於地也爲黑。《書·禹貢》兗州,厥土黑墳。《禮·檀弓》夏后氏尚黑。又水名。《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又《前漢·地理志》益州郡滇池縣有黑水祠。又黑齒,國名。《楚辭·招魂》雕題黑齒。又地名。《左傳·宣六年》公會晉侯宋公于黑壤。又黑子,今所謂黶子也。《前漢·高帝紀》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又《賈誼傳》淮陽之比大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又《周禮·天官·籩人》其實蕡白黑

【枭鸣】鸣叫。迷信以为不吉之兆。晋葛洪《抱朴子·弹祢》:“梟鸣狐嚾,人皆不喜,音响不改,易处何益。”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我有时决不想在言论界求得胜利,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大不吉利事。”2.枭鸟鸣叫。迷信以为军中得胜之兆。《晋书·张重华传》:“六博得梟者胜,今梟鸣牙中,尅敌之兆,於是进战,大破之。”

【夜漏】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汉郑玄注:“夜漏未尽,鷄鸣时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唐韦应物《骊山行》:“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宋梅尧臣《和韩仲文西斋闲夜有怀》诗:“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清冯桂芬《马中书传》:“至青浦夜漏三下,衔枚薄城,迟明克之。”

【长】〔古文〕镸《唐韻》《集韻》直良切《正韻》仲良切,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又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又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又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又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又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