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信催杨柳,烟容袅杜蘅

霜信催杨柳,烟容袅杜蘅

诗句读音
霜信催杨柳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huāng xìncuīyáng liǔ
烟容袅杜蘅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yān róngniǎodù héng

霜信催杨柳,烟容袅杜蘅释义

【霜信】来临的消息。宋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胡道静校证:“白雁非普通之白化个体,而为另一独立雁种,盖今称‘雪雁’者是。”金元好问《药山道中》诗之二:“白雁未衔霜信过,青林闲送雨声来。”2.霜期。元萨都剌《三益堂芙蓉》诗:“只恐淮南霜信早,絳纱笼烛夜深看。”清厉鹗《九月十三夜月》诗:“江声喧岁稔,霜信压秋残。”

【催】《唐韻》《集韻》《韻會》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 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

【杨柳】1.泛指柳树。《诗·小雅·鹿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唐温庭筠《题柳》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緑烟金穗不胜收。”明杨慎《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允》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丰子恺《杨柳》:“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墻角里……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所以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2.杨树和柳树的并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柳》:“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又《尔雅》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檉,河柳也。’观

【烟容】“烟容”。1.云雾弥漫的景色。唐孟浩然《游凤林寺西岭》诗:“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唐张祜《题陆敦礼山居伏牛潭》诗:“日彩沉青壁,烟容静碧潭。”元刘因《横翠楼赋》序:“朝暉夕阴,烟容雨态,如万物供四时而无穷也。”2.旧时多指吸食鸦片烟者焦黄憔悴的脸色。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二:“黄姑爷喝过几杯酒,脸上带几分酡红,倒把他的烟容盖住,也显得神采颇为俊逸。”曹禺《日出》第四幕:“胡四烟容满面,一脸油光。”

【袅】《正字通》俗褭字。《韻會》褭或作裊。《漢書音義》騕裊,神馬。又《前漢·百官公卿表》爵三級曰簪裊。《師古註》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言飾此馬也。

【杜蘅】”。